窟窿
昨夜,收到网购的居家香水,放其中的一个栀子花味道的玻璃瓶到厕所。当初购买它,主要是因为厕所不通风,借它之力,清除异味。
我踮着脚尖,把小瓶子放在柜子顶上面,柜子顶下面约50厘米,是洗衣槽。当时想的是放高处,一是人不太容易注意得到,二是也安全。放完不放心,又反复看了一下,然后问母亲,行不行,母亲一看,也说可以。
一刻钟之后,孩子进厕所,开柜子拿东西,哐当一声,瓶子掉落,又听见哐的一声响,有什么东西破碎了。我还不在意,结果就听见孩子在厕所喊“洗衣槽打烂了,打出一个窟窿了。”
窟窿?立马起身,跑过去一看,可不是,洗衣槽里一个大大的窟窿,像一张破碎的脸,触目惊心。我很惊讶,看上去结实光洁厚实的陶瓷洗衣槽,居然这么一下就砸坏了,神奇的是,香水玻璃瓶还完整无缺,除了洒出一些香水之外。
陶瓷比玻璃,更容易坏。这是我没有想到的事情。母亲也站在旁边,急得不行。“这可是1500元钱啊?这样子一下就报废了?而且不能修复,只能重新购买了。这两天都洗不成衣服了。”母亲的声音响起,我心里着急,也怪自己做事情没有考虑周全,为什么非要放高处,放马桶后面,不是也很隐蔽很安全吗?当时就是缺少这个环节的再思考。
瞻前顾后,以前以为是个贬义词,现在才知道,它在这样的场合,是个提醒。
一环出错,环环出错。
才用三五天,一个好好的东西就碎了,啊,真不应该啊。
100元的香水瓶,就这样让一千多元的东西,瞬间一文不值。世界上多少事情,就是这样“因小失大”,后果无法挽回?
我一直强调“物尽其用”,可是又自觉不自觉地走入“浪费”的路。节约和浪费,同时在我的生活中,以各种形式,各种内容上演,不仔细辨认,很容易以为自己是个节俭的人,其实不是。
接下来考虑的问题,就是换。这一次的考虑,就要长远,耐用性。不能用这样的材料,因为它承受不起一点点的打压。
抗压性,反脆弱,在生活中,第一次有了很深的触动。
挣钱不容易,知道每一分钱的去处,才有真实的情感发生。就像我们读了那么多的书,但是很多都是过眼云烟,进不了心,也进不了经验,更不能增长智慧,因为我们的感觉还是停留在纸上,没有进入手里,毛孔里,血管里,所以听到那一声破碎的声音,我的心不会像母亲的心那么痛。
浑浑噩噩,在此时此刻,我终于发现我对生活有多少漫不经心,有多少的不知,不觉。
一个窟窿,那不仅仅是破碎的洗衣槽,也是我的人生缺乏的拿一部分真实,以及那触目可见的“自以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