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梵文有什么用呢?从《奥本海默》中的梵文片段说开去
开宗明义:学梵文没用,只是酷炫而已。这也可以说是最大的有用。挣那么多钱有啥用?不还是图一个爽?有啥能比酷炫以及跟人类历史上最酷炫的人精神交流更爽的?
最近传记电影《奥本海默》上映,影片情节紧贴事实,乃至于《纽约客》专门吐槽这个电影像个维基百科词条。在现实中,奥本海默在1965年接受采访时说,他在核爆试验成功之后想到了印度古代作品《薄伽梵歌》中的句子:“如今我成了死神,世界的毁灭者。”(采访视频见 https://www.atomicarchive.com/media/videos/oppenheimer.html)中文世界中对此有各种解读,大致是认为奥本海默被原子弹的威力所震撼,觉得自己成了死神。但奥本海默对这句梵文的翻译是有问题的,这句话至少在原文的语境下不是“我怎么能杀这么多人,我良心上过不去啊”这种意思。
要想明白这句诗的意思,还要从《薄伽梵歌》的背景讲起。
《薄伽梵歌》是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的选段,来自第六卷(《毗湿摩篇》)的第23-40章,共十八章。《摩诃婆罗多》讲的是般度和俱卢两大家族争夺王位的大战。般度家族指的是般度的五个儿子,其中最能打的是老三阿周那。俱卢家族指的是持国的一百个儿子,以长子难敌为首。但持国和般度其实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俩,也就是说作为对战双方的般度五子和持国百子是堂兄弟。这种手足相残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也不罕见。
大战开始前,阿周那看到对方阵营中有自己的好友、亲戚、老师,就觉得这仗没法打,对着自己老师射箭还不如直接死了得了,想撂挑子不干了。给他驾车的黑天就劝他,该打咱还是得打,该杀咱还是得杀,不能撂挑子,不好。《薄伽梵歌》中描述的就是黑天变着法劝阿周那不要厌战。
奥本海默引的那句诗出现在《薄伽梵歌》第十一章。黑天原本是毗湿奴的化身。在这一章中,黑天为了说服阿周那,现了真身。我们来看黄宝生译本中的这段描写(《薄伽梵歌》11.9-13)
“伟大的瑜伽之主黑天这样说罢,
他向阿周那显示至高的神圣形象。
无数嘴巴和眼睛,无数奇异的形貌,
无数神圣的装饰,无数高举的法宝。
穿戴神圣的衣服和花环,涂抹神圣的香料和油膏,
这位大神具备一切奇幻,无边无际,面向各方。
倘若有一千个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
光芒才能与这位灵魂伟大者相比。
般度之子阿周那在这位神中之神身上,
看到一个完整世界,既统一,又多样。”
(红字的部分也被奥本海默引用过,也是他看到核爆时想到的。)
现了真身之后,黑天继续各种变着法地给阿周那洗脑,告诉他杀人有理,杀人无罪,别犹豫了,赶紧下场开杀。这就有了我们之前提到的那句话
天城体是:
कालो ऽस्मि लोकक्षयकृत्प्रवृद्धो लोकान्समाहर्तुमिह प्रवृत्त: |
ऋते ऽपित्वां न भविष्यन्ति सर्वे ये ऽवस्थिता: प्रत्यनीकेषु योधा:
拉丁字母转写是:
kālo ’smi lokakṣayakṛtpravṛddho lokānsamāhartumiha pravṛttaḥ /
ṛte ’pi tvāṃ na bhaviṣyanti sarve ye ’vasthitāḥ pratyanīkeṣu yodhāḥ
拆开连声之后是:
kālas asmi loka-kṣaya-kṛt pravṛddhas lokān samāhartum iha pravṛttas /
ṛte api tvāṃ na bhaviṣyanti sarve ye avasthitāspratyanīkeṣu yodhās
黄宝生的汉译文是:
“我是毁灭世界的成熟时神,我在这里收回一切世界,
对立军队中的所有战士,除了你之外,都不存在。”
但他这个翻译有点问题,而且也不大看得懂。
我试着忠实地翻译了一下。
先是英译文:
I am mightyTime, causing the destruction of the world. I have come here (in this world) to destroy the worlds.
Even without you, all those warriors who are standing in opposite armies will not exist.
然后是汉译文:
“我是强大的时间,会引起世界毁灭,是为了摧毁世界而来到这(世上)。
即使没有你,对阵双方的战士也将不复存在。”
改成大白话说就是:
“只要时间足够长,这帮人早晚都得死,有没有你都一样。”
潜台词是:
“不要再犹豫了,赶紧给我上,给我杀。别想那么多没用的。”
这倒是挺符合核爆这个事儿的。
如果你也想有朝一日看懂梵语原文,无论是佛经、《瑜伽经》还是《薄伽梵歌》,可以来跟我学。昨天刚发了招募贴。有兴趣来的加我微信:14217010。
卡丹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PIE 学习笔记:h2的作用 (3人喜欢)
- PIE学习笔记:梵语 √pā “喝” 的现在时为什么是 pibati? (8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