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我就是那个不正经的人
某个剧本杀局上,有个玩家说,“现在正经人谁写日记啊!”
我心里暗暗想,没错,我就是那个不正经的人... 我写日记的习惯早在特别早的初中时代就已经养成,起始的习惯养成是语文老师要求同学们每周写日记的,有些好的日记还会在班上由老师朗读分享。我记得当时曾经写过一个中长篇系列记录了寻找自己的自行车的日记,车子在平时无人管的一处空地却被校保卫处强制搬入新建的自行车库,并进行了强制的收费的经历,语文老师把这篇青稚的"追踪调查日记"阅读并分享给了全班同学。这种好日记分享的氛围激发了很多同学的创作热情,甚至当年自己还计划写个什么科幻的小说...
后来虽然没有了上交日记的约束,但记日记的好习惯还是一直保留了下来。既然不用让老师阅读了,日记就变成了自己写给自己。是的,从小我就掌握了一门“树洞”的绝学。日记除了记录了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到后来发现,这真的是一种非常好的自我对话的过程。不同于网上公开的博客和帖子,如果发布在网络上,还是会有很多的顾忌,网上的博客或许是在寻求看客的共情或者安慰,又或许只是为了满足分享的欲望。但自己真的动笔,真真切切地写在日记本上,感觉还是不一样的。记日记的过程是回顾自我,对话自我的过程。在某些阶段也是自己为自己疗愈的过程,我认为所谓的冥想其实也在写日记的过程中体现:冥想的自我反省只是在心里,但记日记是整理好了思路随着笔记录下来当时的心流。

说起“树洞”, 日记绝对比很多朋友靠谱的多。因为也许你的朋友并不是一个好的倾听者,又或者你的朋友在听完你幼稚又失态的故事,转头就变成了其他朋友茶余饭后的谈资笑料。我就曾经做个一个不合格的倾听者:曾经在瑞典上学的时候,一个朋友约我去波塞冬广场,说要散散心。于是我们一起坐在广场的台阶上,他开始倾诉和女朋友的矛盾,说的有些严重甚至要分手分居了。我自然是各种安慰,什么“吵架正常”“一切都会好”的一些废话。说到他可能要搬出来,问我那里能暂住的时候,我的大脑突然缺了一根筋,我说“你打呼噜嘛?我的睡眠很轻的啊”.....这绝对是我的低情商名场面之一...
所以日记是你的绝佳小伙伴,你再傻再可笑的事情也会默默的倾听与记录下来,自己与自己的对话过程,也是感性的小人和理性的小人左右互搏的过程,是心理疗愈的过程。写着写着理性的小人就对感性的小人开始了精神剖析,甚至怀疑那个理性的小人突然就变身成了半个心理医生?想起了困难岁月帮助我极大的那本书《疗愈分手之痛》的作者,她经历了各种各样的感情破碎,再疗愈自己过程中学习心理学,自己就真的变成了心理学家,结合她的经历和学识,写下了《疗愈分手之痛》,但愿你永远不会用到这本书,不过如果你真的陷入的时候,我必须给你推荐一下,因为这本书真的在树洞甚至也快要失效的时候救了我的狗命!唤醒你理性的小人,同时又没有否定你感性的小人!
昨晚临睡前与树洞对话,可能想的和写的都有点多。后半夜感性的小人突然把我唤醒,进入了奇怪的心流状态,脑海中甚至开始写小作文,感性的小人甚至要爬起来点亮床头的台灯开始他的心流小作文?!看了一眼时间,四点都不到,还好理性的小人起来就扇了感性小人几个巴掌,强制清空大脑,在闹铃响之前又补了一个小时的睡眠。如果不是理性小人的人间清醒,今天搬砖的状态估计会额外再加几个黑眼圈。起床后感性的小人放了几首李宗盛又要陷入奇怪的心流,理性的小人赶紧掏出几个五月天的唱片塞进了脑海。收拾收拾心情,别再为敏感脆弱的感性小人受苦了。毕竟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
---记录于理性小人踩灭了感性小人随手的小火苗后 2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