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维特根斯坦传》
距离上一次独自在电影院里看电影已经过去好多年了,这一次是《奥本海默》。IMAX。《敦刻尔克》也是在电影院看的。相对于没有看电影的这几年,在阅读习惯里比较偏好于人物传记,最近手边上是维特根斯坦传,今天读书到他人生转折的时候觉得要写一点什么,因为看到他战后回家捐献了属于自己的财产,这使我想到托尔斯泰的复活聂赫里朵夫因觉醒后致力于赎罪,然后又放弃财产放弃土地决心改革的巨大变化。他们同样的,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于往日而又完全遵从于内心的道路,维特根斯坦希望能被战争改变,而的确是如此,亲历战争直面死亡、忍受所不能,在那些与智力无关的工作中被改变,我的理解是那些需要与人打交道的日常让他更能从中受益,孤独--渴望--死亡--孤独,他在战争中经受的艰难对他来说不是某种避之不及的东西,而恰是给予他的生命以意义的东西。
他们抛弃身份及财富带来的优越与便利,转身投向了另外一条与此全然无关的道路,从苦难中挣脱出一条精神永恒的道路。如书上所说,他回不去参战之前的那个地方,如故土在政治意义上的消失,也如他寻出一条永恒之路,他面临的事情是重新打造自己-----为过去五年的经验造就的这个人找到新的角色。这当然是常人不能理解的-----世人趋之若鹜的奔向财富名誉权势,而极少数的人寻找一条让自我完全舒适的路。迈向自我的第一步已经踏出,身后的一切都毫无意义。
如果我证得的使命是攀越高峰,而我必将不会行走在平原。
这些原本不应该被解说的东西,应该悄无声息地流淌在生命里,用现在流行的一个梗来说“质疑,理解,成为”。
原本想写一点奥本海默的影评,发现没有东西可以写,政治、科学、道德、战争,任何一个角度带来的观点都没有意义,观点本身没有意义。
太虚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