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1 极海听雷 实体书 读书笔记28 第一次钓鱼
计划太难了
上次,我们谈到了三次钓鱼是塑造重启邪的重要起点,也提及这是一个欲扬先抑的过程,是一个战力重启的过程。要对吴邪做“先抑”,拿胖子作对比便成为自然之举。这种对比贯穿在整个三次钓鱼过程中,通过人物的反应、动作、心态、及决策等各个方面,将他们之间的高低之分展现得淋漓尽致。
雷泽场景特殊,大鱼从池口出水,虽表面上形成了邪胖守株待兔的有利局面,但由于水下情况不明,因此实为“邪胖在明鱼在暗”。
环境上,三次钓鱼复用雷泽密室但形势已变。初到雷泽,大鱼是猎手,邪胖是猎物。再次进入,虽是同一场景,但双方角色发生逆转,人物面临的挑战压力也变化升级。而这次,没有闷油瓶帮助。
原始钓鱼计划由吴邪之前提出,即先钓上一条,取出内脏作为诱饵来钓下一条,如此反复进行,直到没有鱼再上钩,则视为清场完成。
这个问题看似天衣无缝,但实施起来困难相当大。 一.时效性。不要忘了,计划始于一入雷泽期间,那时的邪胖尚不知道自己已被寄生,并没有考虑时间限制,想的仅仅是怎么便于周旋怎么来。 二.紧迫性。根据吴邪计算,他们最多还有40来分钟可供生存,送去医院得花个20分钟,剩余可供钓鱼的时间少之又少。 三.困难性。在原始计划中,关于钓鱼后怎么杀鱼,吴邪认为最佳武器是把手枪。你还记得吗,胖子下来前想借把手枪结果遭拒,所以现在只能寻找冷兵器,相比子弹的一发毙命,自然更耗时更耗力,但具体如何操作并未得到讨论。此外,这个计划要求鱼饵供给充足,如果用光了却还没钓起下一条,只得另想出路。之前吴邪提过用胖子的肥腿作饵,但这属于让同伴以身试险,也只是开开玩笑罢了。
综上所述,钓鱼计划有着变与不变之处,可谓困难重重。变处在于钓具、鱼饵和武器的选材得不到保障,不变之处在于时间所剩无几,两人必须尽快连续除鱼,一旦中途失败则计划破产。
所谓“时间紧,任务重”,莫过于此。
然而,之前《钓王》里加闷油瓶仨人都没整明白了的事,现在冀望靠邪胖两人就想搞定,这不是痴人说梦么?
形势有变,陷入绝地的邪胖二人情急之下未能察觉当下的最优解,只好刻舟求剑,成与不成都在此一举。
两人立即展开准备工作,分工不同。吴邪选择齐教授内脏作为诱饵,并取下藏地庙前殿雷神手持的铁鞭作为利器,胖子则前往庙门外的一排墓门处取得青铜剑。取完之后还得加工。胖子懂行,由他负责准备钓鱼工具,一是用石头砸碎齐教授内脏做初钓鱼饵,二是就地取材对完全生锈的青铜剑实施改造使其成为两头钩,一头裹上鱼饵,另一头则钩在雷泽的地砖缝里起固定作用。
吴邪拉胯
第一次钓鱼正式开始后,邪胖之间的对比便泾渭分明地呈现出来。
之前大鱼上钩后具体如何处置,是刀是剐,并未进行商讨,全凭二人默契行事。青铜剑做成了鱼钩,只剩吴邪手上的铁鞭能做兵器,所以由他去打头阵,承担狠击大鱼的任务。
大鱼出水,遭吴邪铁鞭连续两次重击,书中为了表现其全身防御之坚固,分别通过间接触觉、视觉及痛觉加以描述:打在石磨上是间接触觉,黑暗中蹦出的火星是视觉,而虎口生疼则是撞击力回弹到自己手上的痛觉。
不料,吴邪对大鱼既下死手,效果却微乎其微,大力竟然不出奇迹。
但胖子接下来的反应和动作立即就告诉我们,吴邪根本就没对上点儿。于是他做出了正确示范,夺过铁鞭去戳鱼眼。
这一下我们才明白过来,不是大鱼防御太牢固,而是你吴邪压根没作思考,只凭一身蛮力,却未意识到大鱼弱点之所在。上期提过,吴邪已经很久未曾有过这样的活动,之前参与泥石流救援,靠的就是蛮力挖土。过年期间大战死水龙王,主要也是闷油瓶与之纠缠。
所以,两人虽有默契,但这一次胖子失算了,他万万没想到吴邪的出招竟是如此匪夷所思。一个“夺”字,便说明吴邪刚才一番操作在他看来是多么拙劣不堪,故而着急不已。此处两人行为是递进关系,即先由吴邪下手未果来引出胖子的动作戏,衔接自然,若是平行发展,则无法反衬出吴邪手艺退步的效果。
鱼饵尽失,大鱼挣脱鱼钩要走,为弥补吴邪浪费时机之过,胖子情急之下竟然揪住鱼鳃同其一起入水。而吴邪呢,显然没跟上胖子的步伐,先是愣了一下,接着才意识到情况不对,胖子在水下有遇害之险,准备前往营救。
但是,他下水的时机不对,反倒把将要出水的胖子给撞了回去,帮了大倒忙。
最后两位落汤鸡狼狈上岸,第一次钓鱼完败收场。
此番折腾,吴邪是胖子肉眼可见的猪队友,不仅攻击大鱼的方式错误,跟不上同伴节奏,还弄巧成拙把入水后又即将出水的胖子给挡住了,表现极度拉跨。
当然,胖子在上岸后并未第一时间指责吴邪的过失,毕竟当下情况下多说无益。而且,他已经意识到自己方才离开钓鱼阵地入水搏鱼的行为太过激进,太过上头,于是他出水后的第一句话便是采用反问语气,想知道吴邪对此的态度,顺便缓解气氛。
吴邪也没有嫌弃胖子激进,但他用一句“我们完了”做出了极其悲观的答复。你不能说他讲得毫无道理,我们上面说过,这个计划中一旦鱼饵用光就麻烦大了,而这才第一条鱼呢,竟然就卡关了。但这种情况下,吴邪的反馈非常消极,使得两人都很沮丧,并不符合他作为铁三角主事者的地位。
不过,如果你仔细看过《钓王》与《雨村笔记》中,就知道吴邪作为铁三角主事者,大多是涉及与人交往与日常规划方面。而对于冒险下地之事,长期在雨村生活,又回到吴山居清闲了数月,吴邪已多有懈怠。如今缺少闷油瓶,身处非常环境遭遇猛兽,钓鱼又出师不利,使得困境之下的吴邪看起来似乎毫无带头风范可言。
青铜剑竟能被敲弯?
根据书中所述,青铜剑被胖子敲弯了做成两头钩。
然而,青铜作为铜锡铅合金,其硬度受锡含量影响,柔韧度受铅含量影响,若用来铸剑,必然是锡更多,弹性更低。加上生锈,那就更脆。杨家人在藏地庙堆积了那么多宝物,放置一些青铜鱼钩或者可弯曲的铁器也未尝不可,难道他们就没钓过大鱼?
关于这个问题,我认为作者可能是受了某个流传说法的影响。
相传在发掘秦俑1号坑时,出土了一把青铜剑,由于被陶俑压住,导致剑身弯曲达45度。但令人意想不到是,这把被压弯长达千年的青铜剑在陶俑被搬开后,竟自行反弹复原,在场众人无不惊讶。
这个事件曾被记载到一些出版物里。但后来,考古学家开始质疑此事。毕竟,压弯了两千多年还能复原,这得具备形态记忆合金的属性,古代哪来这门子技术?
因此,所谓古代青铜剑可弯而不断,不但夸张且违背科学,更多是以讹传讹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