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篇(二)卡尔纳克神庙与尼罗河日落
非洲旅行之埃及篇
关于古埃及的多神崇拜
同世界上其他民族一样,古代埃及人在其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开始对世界的初创和运行产生疑惑,并试图回答“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等困扰人类的重大问题,基于此,逐渐形成古埃及的诸神与信仰体系。
一方面,对古埃及人来说,万物皆有生命,因而,古埃及诸神即是被拟人化的世界万物。例如,在古埃及神话中经常被提及、分别代表太阳、月亮、河流、父亲、母亲、孩童、动物与飞禽的各类保护神。
另一方面,由于地域特征和时代背景的差异,在古埃及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也分别形成存在差异的诸神或一神信仰体系。例如,从地域来看,主要的四大神系分别为赫留坡里神系、孟菲斯神系、赫尔摩坡里神系、底比斯神系;在不同体系中,拉神、阿蒙神、阿吞神都是太阳神的象征。
从时间轴来看,在新王国第十八王朝阿蒙霍泰普四世进行宗教改革前,尽管古埃及整体上处于统一状态,而各地区仍然保有各自的诸神信仰,由此导致作为“神的代言人”的祭司阶层拥有了极大的财富、权力和影响力,这对法老的统治造成一定的威胁。阿蒙霍泰普四世进行了一系列宗教改革,包括自己改名“埃赫那吞”,由底比斯迁都至埃及中部的新都——阿玛尔那,独尊太阳神阿吞神,等等,被后世称为“一神教”改革。
关于埃及的旅行
——卡尔纳克神庙与尼罗河帆船日落
埃及旅行的第一天,原本安排的是令人梦寐以求的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然而由于临时原因,我们在游览开罗老城区历史悠久且极具阿拉伯风情的哈利利露天集市后,便行色匆匆的赶往机场,等待飞往埃及的内陆城市卢克索。
当飞机降落前,舷窗中展露出卢克索沙漠色的古城风貌时,一种穿越千年的神秘和肃穆在心中油然而生。








斯芬克斯圣道前雕刻于第19王朝塞提二世时期的方尖碑,高4米

通向第一塔门的斯芬克斯圣道,排列着40座羊头狮身斯芬克斯像,公羊头是阿蒙神的化身


修建于第30王朝未完工的第一塔门,门廊高19米



斯芬克斯圣道原有的八十四座斯芬克斯像被移至第一庭院两侧



拉美西斯二世及其妻子石像(一说是其女儿宾特-安塔公主像)



象征沼泽的多柱大厅东西轴线,圆柱顶端呈绽放的纸莎草花状,高23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