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炒菜好吃油温很重要,水分多油温就上不去,但是又不能炒焦,就得多放油。炒到断生,加糖和酱料,如果油不够再掺点油,最好是动物油。想必食堂菜难吃的原因就是量太多表面水分去不掉,一直和水分闷着,表面没有被油煎过。
- 做家务之前必须要先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好,至少梳洗穿衣要先做好。我还会做个简单的早操,再喝杯咖啡。这样做家务精神一些,自己的心态也好。
- 早起时家人懒懒散散,一声不吭,只有自己身负早餐任务,要打起精神。做完了,家人都像僵尸一样再桌子前默默嚼着,没点反应,看得我来火;一方面精心做的菜,心里期望别人赏识,期望落空自然失望;另一方面状态不匹配,看着这些人一早上没精打采的总是忍不住要‘问候’一下,你是不是有什么毛病?是不是昨晚没睡好?不对我做的饭菜有所关注就算了,为什么一大早一群人都无所事事,只有我在忙?一下子心理就不平衡,问你几句是纯粹是为了刺激你一下。还有就是这种懒散的氛围造成一种不好的心理暗示:只有‘我’这做早饭的人关心这个家,你们一点都不想有所贡献,吃完恨不得都躲到自己的空间里把家里的事留给我。
- 做饭长期保持积极确实是很不容易,最关键的还不是在餐桌上缺乏感激的赞赏和专注的点评这种对个人的关心,最大的问题就是家人‘无所事事’的样子让做家务的人有种孤立无援的感觉。感觉只有自己在为‘家’这个团体主动付出,其他人都死不情不愿的。所以在家不能无所事事,尤其是别人在干活的时候,哪怕只是自己在自我提升也是好的,比如看书,收拾自己的房间,最主要就是不要散发出一种恨不得自我隔绝的懒散麻木。 家人在做家务的时候要竖起耳朵,随叫随到,别人喊你马上回应,走到别人面前。每个人在家里都应该有一两样‘完全自觉自发’的家务,如果还要别人喊,别人提醒,这种影响就很不好。
- 用一种‘喂猪’的心态做家务或许是消耗最少的,但是只基于经济的考量,做的结果想必也很差,饭是食堂口味,洗衣机不装满绝不去洗,家人想要什么口味一律不考虑。这就破坏了家庭氛围了,不利于家庭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