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的森林
快十年前第一次读这本书,那时还是毛头小伙,趁着行业红利天南海北到处跑,路走多了,也学着别人装模做样在途中拿本书,用来夹夹机票或是压住方便面盖子,这本书就成了差旅道具,至于内容早已记不太清,唯一印象是书中对性爱的描写。。。是啊,性是社会基础生产力,作为一名疲于奔命的社畜,理清重点很有必要。
转眼36,荷尔蒙不再旺盛。再次翻阅,感慨良多。如译者所言在村上的人生观中,人,人生,本质是孤独分润,无奈的。所以需要与人交往,以求相互理解。然而相互理解真是可能的嘛?答案是不可能,寻求理解的努力是徒劳的,甚至会把人带的失去方向。那么,何苦非努力不可呢?为什么不调整下观念,试着转变下态度呢。事实上,这依旧是徒劳,与其有所改变,我选择接受这样,既然怎么努力争取理解都枉费心机,那么不再努力就是,这样也可以活得蛮好嘛。换言之,与其勉强通过与人交往来消灭孤独,化解无奈,不如退回来把玩孤独,把玩无奈。
至此,孤独、无奈的我偶然间又翻开了这本书。人啊,一旦过的不怎么着总会回望过去,回望曾经的几亲密关系,回想从中的爱与恨,得与失。被人深刻的爱过,也曾义无反顾的去理想伴侣,人就是在矛盾中不断成长。当被他人深爱是会恪守现实,南北差异这是不可调和的问题。而追寻心中的白月光,管她人在哪里,至少我还有一颗真心。这些截然不同感受归根到底来源于不成熟,或许可以叫做自私,过度强调自身的感受,而疏忽了对方的付出和难处。。。
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