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
从旧时代走入新世纪的人,除了年岁的递增外,徒增的还有怀旧。怀念的不是自己童年时代,而是20-30岁的那段时间,那个从旧时代走入新世纪的10年,2000年-2010年。多么特殊的年代,那个一切都是全新的千年纪年的开始,初期,世界是相通的,可能人人感觉着自由与希望,对未来有最美好的憧憬,相信自己也相信周围的人和事,那是一种信任,现在看来那是错觉,但它曾经真实的存在过,存在过在存在过的青年人之中。
砰,就像魔法消失时发出的那声“砰”,烟雾散去,搓揉双眼环顾四周,I am lost。是黄粱一梦吗?现在是醒来了吗?Je sais pas。是现在还活着的人都会怀念那个时代,还是和我同年龄的人会怀念那个时代,还是无论什么时代的人都会怀念自己的18-30生活的时代?怀念,是岁月递增的产物,还是,人对美好对希望的怀念的产物?
我在怀念什么?具象成一个个具体场景,比如,城市里的咖啡馆,一张张独立的木制餐桌和餐桌上的台灯,带上书、note、电脑,点一杯咖啡、一杯啤酒或一份餐食从天亮到天黑,或者和志趣相投的朋友相约咖啡馆聊天,从文学到艺术,从音乐到电影,从社会评论到家庭琐事,或者听临桌的陌生人在聊这些话题。就算一个人在咖啡馆,也不会孤独,因为被这个氛围包围着。怀念,人们做这些事情是因为自己喜欢,是因为知道自己想要这么做,而不是遵循小红书、抖音、豆瓣、B站的职业宣传人来打卡,打卡,可能自己这辈子也不会。我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而不是所有人都告诉你应该喜欢什么。这是我的怀旧,我怀旧有分辨能力的人共同创建的时代,而不是一个被人告诉你很“特别”于是就觉得自己特别的反智时代。
比如,没有共享单车的时代,虽然有自行车被偷的风险,但那个时候城市的路,很好走。自行车道上只有正在行进的自行车,人行道上只有走路的行人和停放在指定点的自行车。比如,那个不是我无知我骄傲,我付钱我就是大爷的时代,无知的人会知羞耻,无公共道德会被人教育、有钱但粗俗无教养的人会被嘲笑的时代。教养,从来与金钱无直接唯一性必然关系,与教育(不是狭义的学校教育)有关,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人成为人上人,有钱人,教育的目的是让人成为一个有选择权的人,让人知道自己是可以选择的。那个时代,如今成了我记忆里的时代,是的,我怀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