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树生花》之:吴末帝杀王蕃
吴末帝杀王蕃
《晋纪一》
晋武帝司马炎泰始二年(公元266年)
吴散骑常侍庐江王蕃①,体气高亮,不能承颜顺指,吴主不悦。散骑常侍万彧、中书丞陈声从而谮之②。丁忠使还③,吴主大会群臣,蕃沈醉顿伏。吴主疑其诈,舆蕃出外。顷之,召还。蕃好治威仪,行止自若。吴主大怒,呵左右于殿下斩之,出,登来山④,使亲近掷蕃首,作虎跳狼争咋啮之,首皆碎坏⑤。
【注释】故事背景:吴末帝孙皓即位之初虽施行过短时的明政,但旋即沉溺酒色,专于杀戮,变得昏庸暴虐。①王蕃(228—266年),字永元。庐江西南松滋(今安徽宿松)人。博览多闻,兼通术艺。三国时期吴天文学家、数学家。历任吴尚书郎、散骑中常侍、夏口监军、常侍等职。②万彧(235—273年),字文彬,东吴末期官至右丞相。结局:自杀,徙其子弟于庐陵。陈声(?—273年),吴末帝时为中书丞、司市中郎将。结局:触怒孙皓。皓假借他事烧锯断其头,将其身扔于四望之下。四望,在今南京市鼓楼区,现名八字山。③丁忠,东吴五官中郎将。末帝宝鼎元年(266年)正月,与大鸿胪张俨使晋吊祭晋文帝。④《水经注》:武昌城南有来山,即樊山也。在今湖北鄂州市西。⑤胡三省注:咋,啖也。啮,噬也。东汉末董卓也曾虐杀反者,《后汉书·董卓传》:卓施帐幔饮设,诱降北地反者数百人,于坐中杀之。先断其舌,次斩手足,次凿其眼目,以镬煮之。未及得死,偃转杯案间。⑥吴末帝之滥杀自有其祖传。孙权时,偏将军陈武死,《三国志》:权哀之,自临其葬。裴松之注:《江表传》曰:权命以其爱妾殉葬。孙盛曰:权仗计任术,以生从死,世祚之促,不亦宜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