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个子长得矮的方式,各有各的不同
来源:中国数字科技馆

(图片来源:PublicDomainPictures/pixabay)
俾格米人(这一名称源于古希腊人对于非洲中部侏儒的称法,后来人类学泛指男性平均身高不足150厘米的人种)通常指非洲赤道雨林地区少数矮个子人群,这一人种存在不同的群体,让科学家能有机会研究这一地区典型的人类生长方式变化机制,而他们发现,有两组群体以两种不同的方式长成了矮个子。相关研究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研究人员收集了约500个西非族裔巴卡族(Baka)人的数据,发现巴卡族婴儿的体型范围与大多数其他种族婴儿相似,但他们头两年的生长速率较低,并会产生持久的影响。
这种机制似乎与称为东非族裔埃菲族(Efé)和苏阿族(Sua)不尽相同,这两个种族的人产前发育缓慢,因此婴儿在出生体型就比较小。

(图片来源:WikiImages/pixabay)
研究人员说,巴卡族人在大约2万年前从埃菲族和苏阿族分裂出来,因此,这两种不同的矮小成长方式是趋同演化(convergent evolution)的一个例子,这让他们能更好地适应赤道雨林环境中的生活。
研究人员认为,这些发现对人类总体的演化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智人因而有一个特征,那就是他们在婴儿期具有很高的生长可塑性。这种能力可能是我们的物种所独有的,在生物适应中或许发挥了重要作用,让他们在迁出非洲后的很短时间内就能到扩展和占领地球上不同的环境。”

(图片来源:Callyma/pixabay)
翻译:阿金
审校:王昱
引进来源:科学美国人
欢迎浏览更多精彩内容,请戳->中国数字科技馆
如果有更多意见,请戳→问卷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