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鱼鱼说画漫画是向死而生说起
鱼鱼是我开始画漫画的契机之一,另外一个人是漫画街。 不得不承认我一开始是不认同鱼鱼脱产去画漫画的,觉得100天成为漫画家是个很好的做视频的噱头,当然确实视频挺好看的,重在真诚和生活的真实,更多的是那种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感,让观众有种期待的感觉。 转折点出现在我看了鱼鱼的漫画,是一个人在街上走的时候看到个人偶,然后基于人偶发生的故事。我觉得这个开头有点无聊,第一页的冲击不够强烈。然后我加了鱼鱼的群发现大家都是爱好者,甚至很多人都是会画一点画就敢来试试漫画的,当然最多的就是和我一样来给群主打气的人,也许当时是把自生带入到那个在家奋斗的人身上了把,一段时间之内都觉得这个事让人兴奋。 在兴奋之余我将自己去年画了一半的漫画稍微修改了了一下拼成了一个小的故事丢到了群里面,发现其实水平也不是那么差,同时还吸引到了一个动漫公司的编辑,编辑邀请我去他们公司免费培训,瞬间我就燃起了画漫画的冲动 - 画漫画也是可以赚钱的啊! 后来又和编辑仔细的聊了下,但是这次编辑给我泼了冷水(其实也不算),漫画行业行情很差平台已经不再支持独立漫画了,收入锐减,漫画公司倒闭,老师你(就是我)如果什么作品都没有基本事不能入行的,当时并不是很在意这个说法,因为我相信一切问题都是方法的问题,没有环境的问题(现在也是这么想的)。 真正打动我的是一次半夜12点半和漫画街直播时候的聊天,漫画街告诉我现在就是画漫画的机会,市场退潮留下的会是真正的高手,而且并不是漫画不挣钱而是之前太好挣钱什么臭鱼烂虾都在市场上捞钱。 我懂这种感觉,中国互联网狂奔的10年是一个骗子当道的时代,我自己曾以能言善忽悠而自豪,把垃圾数据做成漂亮的ppt当作能力。那种脚踏实地工作是我最向往的环境,即使他的收入不会很高,即使很累很幸苦。 又过了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我也没有闲着,成为了一个漫画群的组长,看了很多漫画爱好者的业余作品,认识了依靠漫画赚钱的老师,一切的一切看起来都已经走上了正轨。 但是也会有迷茫,就像这个日记的开头所说的:鱼鱼说画漫画是视死而归 - 鱼鱼最近的视频有点变了,她好像开始质疑自己的选择了,视频的内容像是在梳理自己的思路说服自己坚持下去。其实并不意外,因为在我看来鱼鱼的视频做的很好但是从一开始就没考虑漫画商业化,从漫画选材到决定参加比赛和同时画3个作品其实都让我觉得有点没有技巧全是感情。
赚钱是一个非常需要方法的工作,发现需求,满足需求,开发产品,上线运营,不管是漫画还是APP还是软件,甚至奶茶都离不开这个方法。同时还需要考虑失败后的退路,漫画群的爱好者们热情和奋斗如果用这种思路去看的话是很可笑的,但是我也并没有去指出其中的问题。我敢肯定我不是想看笑话,我很想大家都能成功,但是我的逻辑告诉我,很多人画一段时间就会放弃把,老师也没有很努力的教育他们,可能觉得没价值(当然后面也发现确实是这样) 这下情况就很诡异了: 1. 从业人士经常提醒我们漫画不赚钱 2. 漫画爱好者视死如归 3. 改画的老师(从业)没有改爱好者漫画的动力 真实的情况是什么呢? 1. 漫画行业之前的乱象让很多人离开漫画行业 - 包括老师自己 2. 漫画行业不再靠补贴活着 - 不再随意培养新人 3. 漫画公司也不愿意培养新人 - 成本高见效果底 4. 漫画平台资源集中到好作品,减少新人作品推送,而且其实好作品是越来越多了(换我运营也会这样,毕竟客户都想看好看的) 中国漫画已经过了野蛮生长的阶段,高水平的漫画可以说也很多了,但是为啥大家都警告我们不要去入行?我分析下来应该是: 1. 漫画门槛太高,小白能力和实际门槛差距巨大,提前发现提早改行 2. 漫画发展路径不透明,可能一直卡在一个不上不下的水平,或者一直在底层赚钱 3. 收入低 - 不如程序员,而且不能像在公司一样摸鱼 4. 马太效应 - 赚的赚惨,不赚的就糊口
也许如果不是真爱真的坚持不下来把,经历过几个公司的我来说找个公司划水对很多人来说也算是一个不错的生活,毕竟龙虾教授说了,绝大部分人没有创造力,就适合搞一些枯燥的行政工作(非贬义)。
希望组里面的几个人真的可以成为漫画家,也希望老师能真正帮助他们。 毕竟生活如此绝望,没有一点希望又叫什么生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