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读杜 8.11.
巳上人茅斋
巳公茅屋下,可以赋新诗。
枕簟入林僻,茶瓜留客迟。
江莲摇白羽,天棘蔓青丝。
空忝许询辈,难酬支遁词。
开头就奠定了一个基调:巳上人的茅斋能发人诗兴。处临建偏僻处,巳上人以茶瓜待客,既热情又脱俗。第一次看到以白羽扇来比喻莲花的,莲花既与佛相关,如白扇一般的摇动又似智者在谈笑风生,给予心灵启迪。天棘青丝似含情,画面清雅。“难酬”猜到二人应该在这个幽静的环境里谈论佛理。感觉杜甫年少时挺喜欢佛理,写得也带点禅意。“江莲摇白羽,天棘蔓青丝。”也适合焦躁的时候读。
房兵曹胡马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学习一下怎么把物写活。先写筋骨分明,展现整体,神峻之态已出。后写一上一下最能体现奔驰的细节,“批”字读音有爆发感,抓住了双耳直竖的瞬间,扣人心弦的有力,又有一种凝固的动感;“入”应是人在马上驰骋的真实感受,因马迅疾,人在马上周围物体后闪,连风也向蹄间呼啸而入,画面也有了呼呼的风声,整个活动了起来。本现代人想象了一下骑宝马的感觉,也许跟骑摩托车有点像(?)之后是虚写,写其意,能托死生、可行万里,又忠诚又有耐力,完美的宝马!
画鹰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㧐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擿,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同样是把物写活了,而且写的是画上的鹰,难度加大了。先作疑惑,纸上有如风霜之气,冷峻肃杀,原来是画的苍鹰,开头在气势上就把苍鹰写活了,而且写得很生动,再往下走必须要压过这个风霜之气才不至于让读者失望。下一联是有杀气的原因。㧐身侧目是画上形态,却能让人感觉到在找寻难以猎杀的狡兔,眼睛如愁眉的胡人之眼,点出蓝绿色和极度严肃突起的样子,画面上的那瞬间似在机警追寻猎物。这是静态,静态的杀气已能感染整张素练。接着是呼之欲出的动态,若摘丝绳铁环若呼叫便可飞跃而出。“堪”与“可”更像是画中鹰对人的召唤。于是最后顺理成章,模糊了画与活物,对此发出有志之问。比首联的杀气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