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都是自费出书?出一本书要花多少钱?
每次提到“自费出书”这个问题,很多作者都会不解:书是我自己写的,心血是我自己付出的,出版社不给我稿酬也就罢了,为什么还要我自己倒贴钱出版?那这就涉及到一个现实问题:国内书号资源紧缺,供不应求。

首先在我国出版社是不能私人成立的。书号也全部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同意管控,每年分到每个出版社的书号是有一定数额的,你用完了就没有了。CIP更是要审核书稿,一本书对应一个CIP,都是有备案的。
其次书号数量在逐年减少。尤其是自2018年以来,国家控制图书质量,书号就更少了。一家小点的出版社一年的书号配额大概是四五百个,甚至更少,只有二三百个,而大一些的出版社书号配额会多一点,不过一年也就一千多个。
另外还有很多人并不了解什么是出版。出版是指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的活动。从定义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出版是一项活动,并不是书印刷出来就结束了。从最早的选题申报、编辑加工、校对、内文编排、封面制作、印刷到后期的营销宣传、上架发行,中间的每个环节都会涉及到人员的参加,这些也是劳动成本,就比如你去打印店打印一份材料,你为什么要给人家打印费用是一样的。出版社的编辑们付出了劳动,承担着内容把关的事任,这些都是无形的。

除此之外,在几年前新闻出版单位改革之后,出版社绝大部分出版社均改为企业性质,需要自负盈亏。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讲,出版社也得生存,社长编辑们也得吃饭,所以,出版社在考虑什么内容能出和什么内容不能出的同时,也会重点考虑这本书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赔本的买卖是不会做的。
从目前出版市场的行情来看,免费出书的时代几乎已经过去了,现在很少有人可以免费出书。其实,自己花钱自己出书,我们想,更多的也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包括作者文化素养、个性魅力、历史材料的综合与展现,好的作品更是能体现其重要的社会价值和历史价值。

关于自费出书,如果各位作者还有什么疑问,欢迎联系小编或者评论区留言。小编深耕出版行业多年,帮助全国各地作者成功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