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列国志》情节梳理(第三十九回)
中国人做事从来不肯直截了当直奔主题,一定要先讲弯弯绕绕,一定要顾左右而言他。所谓“成年人的默契”,只要没有直接马上答应就是一种拒绝,这就是从两千年前传下来的一种智慧,或者说是一种陋习。出兵的目的本来是去救某个国家,但是绝不肯与敌军正面交锋,而是去攻其必救之处,则所救之围必解。这在春秋战国时代已经是一种用老了的招数,也是诸侯之间的默契。
本回中还出现一个熟悉的名字柳下惠(展获),世人只知其“坐怀不乱”的典故,甚至将他曲解成“伪君子”。其实他在春秋时期是一个著名的贤人,博学多才,为人耿直,不喜逢迎权贵,经常直言进谏,“坐怀不乱”只是他人性中很小的一个闪光点。
主要情节:周襄王十七年冬季,晋文公划定了周王所赐土地的边界,将这一片土地纳入晋国版图,称之为南阳。
这时候齐孝公也有接替齐桓公方伯之名的想法,但齐国这时已经与鲁、宋、楚等国闹翻,其他诸侯也不来齐国朝见。齐孝公为了重振先人基业,打算对中原用兵,由于鲁国正在遭灾,所以准备第一个对鲁国下手。于是亲自率领三百乘兵车,来到鲁国北部边境。
鲁国人民现在正在遭受饥荒,鲁侯不想和齐国硬碰硬,大臣向鲁僖公推荐了展获(柳下惠),说以此人之才定能说服齐国退兵。展获自己不愿意出面去做说客,但他看穿了齐国这次来伐是想继承齐桓公方伯的事业,于是让他弟弟展喜用先王之命这面大旗去指责齐孝公。展喜依言带着劳军之礼见到了齐侯,指责他说齐国和鲁国都是周先王册封的诸侯国,两国国君还曾经歃血为盟约定不能互相残害,如果齐孝公还想继承齐桓公的事业,怎么能违背周先王,违背自己的祖辈呢?齐孝公听了,果然退兵。
这时候鲁国却咽不下这口气,派人到楚国,寻求楚国的支持一起讨伐齐国。鲁国使者到楚国,告诉楚王鲁国愿意与楚国一起攻打齐国和宋国。楚国与这两个国家关系都不好,这回正中下怀,马上出兵讨伐齐国,打下了阳谷这块地方,封给了齐国公子雍(齐桓公与宋华子之子),让易牙辅佐他。
此时楚令尹子文年纪已老,向楚王推荐了成得臣(子玉)处理国事。子文特意安排成得臣在蒍地治军,让楚王看到了成得臣的才干,任命他做楚国令尹。众人皆来道贺,只有一个十三岁幼子蒍贾和众人唱反调,众人不以为意。楚王拜成得臣为大将,统率大军,与陈、蔡、郑、许四路诸侯,一同讨伐宋国,围住了緍邑。
宋成公向晋国告急求救,晋国也想趁这个机会确定“方伯”的地位,并且顺便报复重耳出亡路上对其无礼的曹国和卫国,于是定下了“伐曹、卫救宋”的计策。赵衰认为想打赢这一仗,必须先作三军,并推荐了郤縠为将。
周襄王十九年冬季,晋国三军已成,郤縠将中军,郤溱为副;狐毛将上军,狐偃为副;栾枝将下军,先轸为副。
周襄王二十年春,晋国开始进攻曹、卫二国,先假意向卫国借道,料定卫国不肯,此时就有借口去讨伐卫国,先拿下卫国,曹国就更不在话下。在进攻卫国时,魏犨使出疑兵之计,将旗帜遍插山林,卫国军民争相逃窜,晋军毫不费力便攻入城中。此时卫成公连忙派人求和,晋文公不许,卫成公无奈出城避居襄牛之地。
这时晋国大将郤縠忽然得了重病,他为晋文公谋划,如果想要和楚国打仗,一定要“计战”,争取齐国的支持。这时候齐孝公已经去世,齐国众臣推立公子潘(齐桓公与葛嬴之子),是为昭公。齐昭公刚刚嗣位,正想着要结交晋国,见到晋国示好,赶快来到卫地与晋侯相会。
周襄王二十年二月郤縠在军中去世,晋文公任命先轸做元帅,任命胥臣辅佐下军。晋文公想顺势灭掉卫国,先轸提出这样会有失方伯之义,不利于图伯大业。于是晋军移兵伐曹。
这一年三月,晋军围住了曹国,曹大夫于郎使出诈降诡计,请晋文公入城受降,在城中设下埋伏。被先轸识破,派人假扮成晋文公,进入曹国,这一次损失随行士兵二百余人,勃鞮也死于此战,曹国大夫于郎又出毒计,将战死的晋国士兵尸体挂在城头,以乱晋国军心,先轸扬言要挖掘曹国祖坟来报复曹国。曹共公无奈,表示这一次真的要投降,于是约定三日后曹国将晋军士兵尸体装敛停当,送出城门,晋国才接受曹国投降。到了第四日,晋军趁着曹国送棺车出城门的机会,发动伏兵冲入城中,活捉了曹共公。
晋文公深恨曹国,下令诛灭所有乘轩(做官)之人,唯独赦免了当初款待过他的僖负羁一家。晋军中有魏犨、颠颉两个将领,自恃劳苦功高,看不惯晋文公优待僖负羁等人,趁着夜黑风高,二人酒后来到僖负羁家,在前后门纵火,魏犨自己也因为喝醉了逞能摔得不轻,胸口受重伤。可怜僖负羁死于这场大火,只留下妻子和年仅五岁的幼子僖禄。文公十分懊恼,将幼子僖禄拜为大夫,承诺厚养他们母子二人。在曹伯归附之后,僖负羁妻子回曹省墓,僖禄仍然在曹国做大夫。
晋文公为了惩治魏、颠二人之罪,也为了今后法令能够言出必行,要诛杀二人。赵衰劝说他只杀颠颉一人就能起到明正法令的目的,魏犨是有名的虎将,应该保留下来再立新功。文公也不甘心就此失去一员猛将,就派赵衰去探视魏犨病情,看他是否还可用。
主要人物:晋——晋文公 元帅先轸 狐偃 司马赵衰 郤縠 郤溱 祁瞒 狐毛 栾枝 荀林父 魏犨 颠颉
郤步扬
齐——齐孝公(世子昭) 齐昭公(公子潘)上卿高虎 崔夭
鲁——鲁僖公 大夫臧孙辰 展获(柳下惠)展喜(展获之弟)公子遂(仲遂)
楚——楚成王 令尹子文 成得臣(子玉) 申公叔侯(楚大夫,僭称公。申,邑名)蒍吕臣
蒍贾
宋——宋成公 司马公孙固
卫——卫成公 叔武(成公之弟)大夫元咺 宁俞(宁速之子)孙炎
曹——曹共公(曹伯,名襄) 僖负羁 大夫于郎 僖禄(僖负羁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