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竞争|落榜各有各的理由,但上岸理由则大多相同
7月20号深圳社招出成绩,得知自己是替补于是安心的去成都出差了,一起考编的同事们都鼓励我去资审,于是准备好了各种资料29号去资审,居然真的替补进了面试。之前虽然也想过可能会被替补也尝试做一些准备,比如听优质课,但都没有落实到位,九年级的课只听了U1就没继续了,接下来虽然全力冲刺面试准备了一周,但还是以失败告终。
考完一直在思考别人为什么上岸,直到看到“自我竞争”这篇文章

才意识到其实上岸要战胜的不是别人,而是怯懦、拖延、畏惧、行动力差、自控力差且瞻前顾后的自己。

现在回想其实前面准备的时候心态还好,录课的质量自己感觉也不错,直到第三天,当我把九年级所有内容都整理出来,再去模拟才发现自己的脑子完全混乱了,短时间超负荷的记忆让我瞬间不知所措,录课的质量大打折扣心态开始有些奔溃。
而我并没有找到好的办法迅速解决,也没有求助到快速扭转局面的人,于是最终又以失败告终,最近都在反思那几天如果我做了那些改变,可能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哪怕仍然不能上岸,至少遗憾也不会这么多:
1. 面试题也有规律
我其实一开始就从土豆的小红书找到了21和22年面试真题,但找到之后只是想着排除这两篇,并没有认真思考它其实也是出题方向。有一天在办公室遇到同事还聊了一下考的文章都是说明文,而不是人物类或者故事类结构相对清晰的文章,但并没有就此对九年级的14篇文章进行分类,考前一天下午甚至还把八年级的两册书过了一遍,居然每一篇都想到了很好的导入,考前一天晚上实在背不完才想起来应该缩小下可能考到的范围,事实证明,练的最熟悉的人物类或者故事类文章没考,仍然是相对含蓄需要深度文本分析的文章。
2. 面试必须全真模拟
因为正值暑假,同事们都不在深,于是拿到准考证我立马找了师父请求她帮忙通过视频指点。我也发了视频给其他同在备考的朋友。但上场才发现考官离我超级近,而我平常都在一个超大空旷的教室对着手机练习,完全没有感受过真人坐在我面前的氛围,瞬间就开始磕磕巴巴。其实我当时也碰到了一两个同事,也有玩的好的英语老师朋友在深圳,但我完全没有想到需要他们来现场听课这个点,脑子真的不够灵光。
3. 寻求帮助要具体
第三天发现自己状态不太好的时候其实也求助了一些同事,但我当时问的问题都很笼统,或者说我自己也没有深刻意识到我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而他们不准备比赛或者考试根本给不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其实我当时最大的问题就是有几篇文章的重难点无法取舍以至于活动设计过多严重超时,有几篇文章的导入不够精彩只能用平凡的free talk来衔接。拿到面试题发现考的正是我想不到导入的其中一篇,出了考场跟其他岗位的人交流才意识到大多也都是free talk,于是瞬间明白自己的分为何不高。
4. 听从他人看法没有求助校长
我之前就想过进了面试一定要找校长帮我看课,因为她是唯一我能链接到了英语学科省级名师。但当我把这个想法说给同时听的时候(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要跟她说~),她问我难道不怕她觉得你有二心吗?我当然想过她会有想法,但是最终的结果不过是两种:一是她的指导起到了作用,我考走了;二是她指导了但是我没考上还要继续留在学校任教,领导看我不爽日后为难我。说实话,过去两年的经验来看我觉得第二种可能是不太至于的,反倒是现在我没找她指导让我有点遗憾,说不定呢?
5.任何事都有重难点
说了那么多求助别人,并不是说有人帮助就一定能上岸,而是觉得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候考的时候听到同岗位的竞争者已经考了十年,每次都进面又在面试落榜,才意识到自己对面试真的不够重视。我并没有完全吸收以前面试代课以及上半年两次说课失败的教训。现在考编已经进入白热化状态,英语作为卷王专业更是机会渺茫,像朋友说的“成年人的考试,抓住任何一次机会都是改变命运”。
就像每一堂课有重难点需要突破,考编也如此。十分钟的试讲如何让考官看到你接下来几十年的潜力呢?就是要用上近十年学习实践的专业知识。如果一个人的才智不够,那就集体智慧来凑,相信三个臭皮匠一定比诸葛亮单打独斗更有竞争力。成功从来就没那么容易,从报名到最终尘埃落定,不管是某一次的迟到还是某一份材料的遗漏,都有可能错失机会,每一步都必须全力以赴、走准走稳才有可能最终上岸。
君子求诸己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2503生活日记|生活明朗,万物可期 (12人喜欢)
- 2503半月日记|我要稳稳的幸福 (18人喜欢)
- 2502生活日记 | 我想要,我得到 (13人喜欢)
- 24寒假总结|打开自己,疯狂输出 (7人喜欢)
- 永远没有座位的聚餐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