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是为了回来
先解决生存的问题吧。
庆哥说。
与庆哥认识很巧合,说是巧合也不是。去年与男朋友说在他家附近有一家社区咖啡馆一直想去看看,他说,走啊。
来到这个老小区,引入眼帘的是玉树葱葱,老小区里有一幢已经废弃了的房子,有些像工厂,但又不是。在一个篮球场的后面,我看到了这个店。从大众点评上搜电话,给老板。很冷静、低沉的语气,我内心在想:应该是个理工男。
果不出所料,迎接我们的是一个胖胖的男生,“我哥等会下来。”
话还没说完,哥哥就来了。
皮肤黝黑(其实也不是黑,不白而已)的瘦,并不孱弱,一看就是健身的人。点了两杯拿铁,坐下来聊天。在庆哥做咖啡的时候我有注意到,他在杯子上写了几个字。他先问了我们的昵称。结果咖啡后,看到杯子上写了我和男友的名字。Be well。
再次见面是2个月后了,由于初次见面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耐不住我的盛情邀约,庆哥说:“要不,你来我家吃个饭吧,不想出门在外浪费时间。而且咖啡室的东西都搬到家里来了。”

位于咖啡馆7楼,他的家装修好了。
我在菜市场买了几坨老豆腐,买了凤尾菇。如约而至。
白而干净。他的家。
一点都不尴尬,他在练瑜伽,而我则坐在一边看书。过不久我听到了炒菜的声音,才知他已经在做饭了。满满一盘,清淡适口。我们接着聊天。
我其实不那么热爱读书的,所以你之前给我的几个问题我都答不出来。
平铺直叙的说,很坦然。
你说我们怎么会变得这么熟?
他问道。
因为坦诚吧。
我说的是,对于咖啡的热爱、事物的看法,面对生活的态度。我没有再过于诠释为什么熟悉这方面。而是聊到了最近发生在社会上、家庭里、感情上的种种。
很喜欢与他交流,在面对困惑的时候,他能用一种很积极的方式去面对。而并不是那种盲目的积极,而是对于生活、意识、情感很自然流露的一种自信与淡定。
他是我为数不多的向内而行的朋友,我们在微信上沟通不多,一般都是去喝咖啡与他敲时间,要么就是说一些在做咖啡时遇到的问题或者需要解决的事。
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他很认真地想了一分钟。
选择性的外向的人。
在他的口语里,几乎听不出“吧”这个语气助词。这就是他。
我们很少长篇大论,而是想到那里聊到哪里。会有长时间的静默,也会有思想灵光。这大概就是我们相处的方式——灵活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