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知新录——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昨晚跟即将升入六年级的某同学共读曹操《观沧海》,因为一句诗的解释,爷俩争了个急哧白脸。 问题出在这两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一般都把“若出其里”解说为星河好象从大海中涌出,王同学看的参考书干脆直接说成银河好象发源于沧海。这就有点搞笑了!世上焉有发源于大海的河流?尽管诗歌以夸张想象为能事,但亦不可违背普遍之物理。海低陆高,如果说银河从大海涌出,或发源于沧海,那么它将流向何处?可知这种说法绝对是谬解。 按,第一句“若出其中”的“出”,的确是出发、跃出的意思,但第二句“若出其里”的“出”,意思正好跟第一个“出”字相反,当训为到达。日月从海上升起,灿烂银河奔涌入海,此方为达诂。 何以言之?《说文》:“出,进也。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也。”《礼记·月令·季春》:“句者毕出,萌者尽达。”《诗·周颂·载殳》:“驿驿其达。”朱熹《诗集传》:“驿驿,苗生貌。达,出土也。”以上均可证出与达可互训。 又,《论语·泰伯》篇:“出辞气,斯远鄙倍矣。”《论语·卫灵公》篇:“子曰:‘辞达而已矣。’”“出辞气”义同于“辞达”,正是出达互训的一个显例。 又,王湾《次北固山下》有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正可以与《观沧海》诗互证。曹诗前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之“出”义同于“海日生残夜”之“生”,然则后句“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之“出”,当与“江春入旧年”之“入”同义。 回到曹诗,意为日月自沧海跃出,银河亦流归于大海,由此可见海之博大渊深;在修辞上,一出一达,一往一返,亦显出一种对称感。自来解曹诗者俱失之,古今各种辞书亦均失收出训达之一解。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