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里说“在与理性永恒的冲突中,感情从未失过手。”究竟要相信理性,还是更青睐于感性,或许在人的一生中,它们更需要被平衡,而非不能共存。Bessie已经不会再将毕业于牛津大学数学专业看作一项顶在头顶的光环。对于很多毕业于名校的人,进入社会后经历挫磨后,作为芸芸众生,往往会发现考取一所名校可能已经是人生巅峰了,在未来想要再拿下或超越这样的光环某种程度上已经不太可能。但Bessie却不同,从牛津大学毕业以后,她主动放下了这顶光环,选择考取伦敦艺术大学的插画设计研究生。之后的几年内,她做了许多尝试,开画展,开workshop,毕设作品设计绘本......毕业以后,她仍没走一条大多数人走的路,避开职场,她自己创业,成为了三项式品牌视觉主理人。在这位出生于94年的女孩看来,无论是毕业牛津大学还是年轻新锐创业人的外在标签,它们统统不是顶在头顶上闪闪亮的光环。因为头顶光环既难受又不自在,并且总有一天会被光环压垮,所以她更愿意将那顶光环吃下去,内化它,成为自己的一部分,让自己闪闪发光。“我希望这顶光环可以变成一个可控可调节的光源,当我想要去增强光的时候,我可以去增强它。当我觉得我累了,我要关灯了,那我就关掉”。洒脱、自信以及对自我的把控能力,这也解释了为什么Bessie敢于重新为自己选一条人生之路。放弃牛津大学数学专业
被环境“卷”进去前先学会了刹车
高中时,Bessie就已经前往英国进行了两年的学习,选择牛津大学学数学专业,则是她和家人权衡利弊的结果。数学一直是Bessie的强项,但进入牛津大学以后,Bessie才有了异样的感觉,除了课业带来的压力,她发现自己原来只是不讨厌数学,而并非喜欢。
在牛津大学读完紧张的三年数学专业之后,第三年,当周围的同学开始考虑工作方向,去往投行、咨询等各大公司,Bessie反而更迷茫了,她发现相比金融数字,自己更喜欢文化创造类的事物。将这位女生从围墙里拯救出来的是从小就爱好的绘画。因为梦想的人生是拥有自己的艺术工作室,Bessie也意识到如果不能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未来的人生将会陷入痛苦,“我觉得有一件自己非常明确热爱的事情,是一件幸福又不幸的事情。不幸体现在你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但如果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会非常的痛苦,所以我坚决地选了艺术的道路,去探索真正喜欢的艺术设计领域。”
选择并非是一时冲动。面对已经投入三年时间成本的数学专业和一条看不见未来前景的艺术道路,Bessie认真做了分析。尽管她在数学领域有天赋,但她也表示,天赋和天赋之间是不一样的,在数学方面,Bessie认为自己可能高于平均值,然而和大学里那群10%,拥有极高天赋的人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Bessie认识到,自己对数学的热爱远不够让她坚定地努力,一点点弥补距离。
“但对于我而言,学数学和学画画不一样。我从来没有想过我在画画的天赋上和别人相比,有多少的差距。可以说,我不在乎,我就是喜欢画画,所以这一点让我知道了哪个专业才是真爱。艺术是一个包容性更强的学科,每个人其实都会有一些艺术天赋,有些人擅长色彩,有些人在描绘线条方面更出色,每个人也许都能在某个细分领域,有高于常人的天赋。哪怕是没有天赋,画的风格像个小朋友,这也是一种天赋。从事艺术工作,我能感受到精神的自由”。
Bessie在牛津大学的学习状态,每一个曾在应试教育里拼命卷过的人或许能理解,她描述当时的学习不仅是做题,同时要理解非常多的定理和公式证明。除了每天围堆在抽象、枯燥的数字公式里,最让她难以忍受的是不知道这些知识未来要用到哪里。在预感到被大环境卷进去之前,Bessie率先从极速前进的惯性里停下来。也许选择另一条路,可能会让过去三年付出的努力成为了浸没成本,但Bessie同时提到,当一个人越被大环境卷进去,越需要去思考自己所学的知识和专业到底是为了什么?有时候,相比人潮拥挤的阳光大道,也许走向另一条人烟稀少的路,会有更美好的景色。
不再漫无目的和他人做比较,不随意去竞争和比较,这样的思维方式是Bessie最早在牛津大学学到的。除了超强的学习能力以及眼界的开拓,Bessie表示在一所人才辈出的学校里,自己最大的收获是认识到自己的渺小和局限,当越知道自己的无知,清楚自我的优势,才越能看清真实的世界,更坚定、努力地去追求只属于自己的目标。
学习在理性和感性中平衡
对自我的把控感让她不再恐惧
故事的开头是追求热爱的人重新选择一条更为艰难的路,但这只是开始,选择之后,也意味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后果。Bessie毕业以后,几乎是从零开始学习艺术。面对未知的未来,为了让自己稳定住心态,她做了一个极端的假想,即学画画最坏的情况是什么,“可能赚不了太多钱。也没有什么名气,成不了一个有名的艺术家”,对此,Bessie问了自己一个问题,“这样的情况我能接受吗?”Bessie内心的答案是可以,而一旦为最坏的结果做好心理准备,她就决定一心只走自己的路。在Bessie往后的选择里,你也经常能看见这样基于细致分析的理性。她从十岁开始学习素描,早期很多作品是油画,研究生时进入插画领域,为了找到更细分的兴趣领域,她的办法是和相关领域的朋友聊天,听取过来人的建议和想法。“从油画专业选到插画专业,是因为我和一个在伦敦艺术学院学习的朋友聊了一下,我之前甚至不知道有插画专业。后来交谈中,才慢慢了解到这个专业到底是做什么的,我发现这就是我想要的专业。对行业的初步了解,不可能在网上就能搜索到,有时候需要你进入到那个环境里,如果是艺术类,我们会去看一些展览,在展览上会遇到一些人,再去和他们聊,其实感受会非常不一样。”除了信息沟通的搜集,Bessie面对未知的事物做得最多的事情是尝试。研究生阶段,Bessie开设绘画课程,和学长一起运营校园自媒体,当志愿者,参与各种活动.....这些体验最终都在她后来的创业中发挥了作用。对于这位热衷创造的女生,毕业后没有找一份工作,选择创业的原因很简单,相对于专项能力,她兴趣广泛,喜欢尝试,擅于运用跨学科思维,在综合性能力上的表现更为突出。而这正是创业从零到一所需要的能力。“我毕业之后有找过工作,但发现没有自己很感兴趣的职业。我犹豫过,是不是应该先去全职工作一两年再来创业,我问了一些学长学姐。作为过来人的角度,他们会认为如果要创业,其实不一定需要大厂的工作经验。首先,在大公司里锻炼的能力和创业锻炼的能力本质上不一样,在公司工作相当于有老师在带你,但教出来的东西有些是你的,有些不是。但创业里锻炼出来的技能扎扎实地属于自己。另一个区别,是大厂的资源平台会比较好,可以操盘有规模的项目。但实际上,最近我有一些朋友从大厂辞职出来了,他们会发现,原来公司的资源并不是自己的,辞职后基本带不走。所以我会思考,其实不一定要在公司里工作才能获得这些资源,我完全可以有自己的路径去接触到这些。”理科的思维模式让Bessie习惯于理性分析和站在宏观上规划战略,容易看到事物的本质,而艺术思维带来的则是个人的感性化,利于艺术创作和客户沟通,这两者虽然在Bessie的身上融合得很好,但偶尔也会相互打架。据Bessie介绍,前两年刚开始创业时,因为需要站在公司的角度考虑问题,这让她需要用理性状态去处理问题,但艺术创作往往又需要灵感和情绪发挥作用。失衡的状态之下,这也导致她在去年年底的时候,基本上没有了创作的欲望。对于理性和感性之间的拉扯,Bessie的解决办法是尽力不让自我内耗,她做了一个有趣的比喻——人的三观相当于电脑中的底层算法,所有的决策,所有的思考都来源于此,只有弄清楚了底层问题,才能让执行层面的决策变得高效。今年,Bessie重点工作是弄清楚三个哲学问题,我是谁,我从哪来,我要去哪?再深一步,则是存在的意义。为了弄清楚这些问题,Bessie除了阅读各类的哲学书、心理书、文学书,也不断地和身边朋友沟通讨论。思考中,Bessie渐渐明白了所谓存在意义就在寻找答案的过程里,她发现自己最享受的事情是观察、思考、体验和创造。所谓的意义也不是数学题,无法拥有准确唯一性的答案,只有在感受人生的过程中不断去寻找。这一段对于人生意义的思索,也让Bessie在脑海中出现了一段灵感式的画面场景:在一辆列车上面,她坐在座位上看着窗外,窗外路过无数漂亮的风景。然而她并不知道自己要随着这辆车最终开向何方。“坐在车里,这便是存在的意义”。在Bessie寻找答案的过程,她已经不再在意自己所搭乘的这辆车到底要去向何方了。看到沿途的风景,看到来来往往的人,只要和外在世界的交谈还在进行,内在的自我还在不断地思考和体验,她就知道自己最终会到达目的地。自由客:“在TOP级的学校学习了三年数学专业,对你有哪些受用一生的收获么?”Bessie :在牛津最大的收获不是说专业数学专业上学到了多少东西。我现在经常回想起来特别感谢那段经历的一点,是我学到了如何学习。因为数学它是一个很抽象,很难的学科。所以在那时候锻炼起来的学习方式,思考方式其实是我最受用的。
比如我创业之后,要穿梭在各种各样的领域,除了设计之外,营销要懂,公司的管理运营、财务、法务等各方面的业务事都要管,要有一个基础的了解。本科的时候,我锻炼出了快速学习的能力。对于我后来创业非常有帮助。另外我觉得在牛津大学,我看到了很多不一样的东西,就是大家所说的大开眼界,后来读研也好,或是工作后都有一个很大的帮助。我会知道,不管你做的有多好,永远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你没有办法,一直成为最顶尖最好的,但没有关系,你知道了这个世界有多大的可能,你就会觉得每个人都是其中渺小的存在。你依然可以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自由客:“对于品牌视觉领域有兴趣的朋友,你会有哪些建议?”
Bessie :品牌的视觉其实分很多不同的细分的一个专业,比如说我们有专门的品牌视觉同事,他们做branding的一些东西。其实也做平面和插画类作品,然后可能也有UI交互类的作品。所以我的建议是,首先专业技能上,学校里教的那些东西是非常重要的,多在专业的领域内去探索。同时我觉得非常重要一点是思考,去思考品牌最本质的是什么,这个本质会让你在视觉上面去做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可能这对于个人来说就是竞争力或是差异化。还有就是心态上的建议,我觉得,你心不卷,就可以不再卷。一句话送给大家,“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