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5回:印加帝国四地之盟,萨帕印卡太阳之子
【黃劍博采風追影】【皇氏古建築大全】
Jumbo Heritage List © Epic Adventure of Jumbo Huang

第5045回:印加帝国四地之盟,萨帕印卡太阳之子

©原创图片(本图文中的图片版权归黃劍博采风追影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络Huang_Jumbo或JumboHeritageList),本章节图文中的图片具备一定的商业价值,本图志全部图片谢绝一切非完整性的截图转载!请自重,特别谢绝各种手工特意叠加商业网站水印的转载!

本作品保留一切权利。作品中的文字不得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以营利为目的一切商业行为,违者必究。本图文中部分章节文字内容可能局部来自公开网络或公有领域,仅供个人学习研究和欣赏而使用,文字没有明确商业用途。(©Image by Jumbo Huang, Part of Text citation resources was from public domain)

秘魯庫斯科市北部郊區的城堡,這是印加帝國的歷史首都。 斷面是由印加古人在大約1100年年建造的。 自900年以來,他們一直佔領該地區。13世紀,印加人對其進行了擴建和擴建。 他們用大石頭建造了乾燥的石牆。 工人們小心地切開了巨石,

將它們緊緊地裝在一起,沒有用灰漿。整個薩克塞華曼工程約興修於帕查庫特克(約1438年至1471年)、圖帕克·印卡·尤潘基(約1471年至1493年)及瓦伊納·卡帕克(約1493年至1527年)三代君主時,估計動用了二萬人(另有說法用動用了三萬人)。

約四千人負責在礦石場切割出大型石塊磚塊,最大塊的高約五米;六千人負責用滾筒將磚磈拖到施工場地,最重的可逾300噸;施工地點跟礦石場距離約20公里(據《印卡王室述評》所說,石料的最近來源是穆伊納,克丘亞語為Muina);

另外一萬人再將之裝嵌到適當位置。 薩克塞華曼 原是古代阿亞爾馬卡人(Ayarmaca)的集落,除了一些並不顯眼的建築外,周圍還遍布沼澤及燈心草。到印加王帕查庫特克擊退昌卡人(Chancas)後,便開始在此處修築碉堡,以貯存武器、衣物、珠寶、金、銀等物件。

到帕查庫特克之子圖帕克·印卡·尤潘基在位,動用了大批勞動人力,致力興建薩克塞華曼。另外,秘魯史家指出,薩克塞華曼正是圖帕克·印卡·尤潘基時開始興建,並由後繼的君主繼續進行工程。如瓦伊納·卡帕克時,就在北部增建堡壘,

以慶祝自己取得的軍事勝利。薩克塞華曼,也是當年印加人抵抗西班牙人的重要據點。印加帝國被西班牙人征服後,這裡遭到極大的破壞,大部分的石塊被搬去庫斯科城內修建教堂。目前,只能看到原址的五分之一。

萨克塞瓦曼古城代表了印加帝国最后的辉煌,印加帝国是15世纪至16世纪时位于南美洲的古老帝国,亦是前哥伦布时期美洲最大的帝国,印加帝国的晸治、军事和文化中心位于今日秘鲁的库斯科。印加帝国的重心区域分布在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上,其主体民族印加人也是美洲三大文明印加文明的缔造者。

印加人的祖先生活在秘鲁的高原地区,后来他们迁徙到库斯科,建立了库斯科王国,这个国家在1438年发展为印加帝国。印加帝国在1438年到1533年间,运用了从武力征服,到友爱同化等各种方法,使得印加帝国的版图几乎涵盖了整个南美洲西部(地跨秘鲁、厄瓜多尔、哥伦比亚、玻利维亚、智利、阿根廷),是一个幅员辽阔的美洲原住民帝国。

除了印加帝国的官方语言克丘亚语,印加人还使用数百种美洲原住民语言和各种的克丘亚语方言。印加人称印加帝国为“四方之地”,或是“四地之盟”。印加帝国内部存在着多种原始信仰,但是印加的统治阶级推崇印加宗教,信仰太阳神因蒂、创世神维拉科查、大地女神帕查玛玛等神明。印加帝国的君主称萨帕·印卡,意为“独一无二的君主”,同时萨帕·印卡亦被印加人当作“太阳的儿子”。

印加帝国的国力在君主瓦伊纳·卡帕克统治期间达到顶峰。1526年,西班牙入侵者弗朗西斯科·皮萨罗劫匪带领一支有168人的军队从巴拿马南下,发现了印加帝国。1529年,在瓦伊纳·卡帕克感染天花而意外去世后,两位继承人选瓦斯卡尔与阿塔瓦尔帕为了争夺王位,而爆发血腥互殴,大大地削弱了印加帝国的实力。

1533年,西班牙人施计杀掉了赢得互殴的阿塔瓦尔帕,皮萨罗的军队与数十万名原住民盟军成功将印加征服,印加帝国灭亡,沦为西班牙帝国的殖民地。印加人的最后抵抗势力比尔卡班巴王国亦在1572年灭亡。

库斯科一带的印加人在12世纪时还是一个游牧部落。然而在曼科·卡帕克的领导下,印加人建立了一个小的城邦国家库斯科王国,在1438年,印加人在萨帕·印卡(最高统治者)帕查库特克(意为“改变世界者”)的指挥下开始了大范围的扩张(“帕查库特克”的名字是在印加人征服昌卡人之后取的)。在他和儿子图帕克·印卡·尤潘基统治期间,印加帝国已经占据了安第斯山脉的一部分,当时与其对立的有奇穆王国。

帕查库特克将库斯科王国重组为印加帝国(Tawantinsuyu),由库斯科的中央晸府以及另外四个“苏尤”管理。帕查库特克还修建了祭祀场所马丘比丘城。

帕查库特克喜欢派奸细到他想要征服的地区,来了解那里的晸府、军力和经济状况。然后,他会将这些情报传给那个地区的领头,对他进行赞扬,并以许多奢侈品和优质的纺织品为礼物,来邀请他加入印加帝国,并向他保证会让他的人民变得更富有。大多数同意邀约的领头都既成事实地成为了印加的一部分,并被默认将与其以和平的方式共处。

领头人的继承者会被带到库斯科,来学习印加的管理体系,学成后才能返回继续统治他们家族拥有的土地。印加人就以这样的灌输思想的方式,使得外来领头人的继承者被同化,甚至与印加人通婚。

距库斯科城1.5公里处,有举世闻名的举行“太阳祭”的萨克萨曼圆形古堡。古堡是古代印第安人最伟大的工程之一。它建筑在一个小山坡上,是俯瞰全城的巨大防御系统。据说其主堡是由印加王帕查库蒂于15世纪70年代动工修建的,持续了50多年,直到西班牙殖民着入侵之前还没完全竣工。这个巨大的建筑群,从上至下共有3层围墙。每一层墙高达18米,长达540米,均用巨石垒砌而成。

古堡下层台阶用石板铺成,长达800米。古堡最高处是由3座塔楼围起来的一个非常整齐的三角形。圆柱体主塔基层呈放射状,句塔楼内有一个温泉。这里也是印加王的行宫。其它两个正方形塔楼为驻军之处。古堡底下有用石头砌成的网状地道,它和3座塔楼相通。这一宏伟壮观的建筑群显示了印加帝国的强大,从建筑艺术上,其结构新颖而复杂,建筑庞大而坚固,是美洲印第安人最伟大的古建筑之一。

萨克塞瓦曼(Sacsayhuamán成萨克萨瓦曼)是一座印加的石墙建筑,离秘鲁古城库斯科约2公里,海拔为3701米。和其他印加石头建筑一样,如何建成依旧是谜。很多石头中间连一张纸都难以插入。这种精确度,以及石灰石块的圆角、石块连接形状的多样性以及墙体向内倾斜,使遗址的局部在库斯科毁灭性地震中得以幸存。

现时,萨克塞瓦曼成为旅游及秘鲁节庆的重要地点。萨克塞瓦曼位于秘鲁库斯科以西约两公里,当地只有两个明显区分的季节:11月至3月为雨季,平均气温为摄氏12度;4月至10月为旱季,晚天寒冷,白天的平均气温为摄氏9度。与库斯科市的交通,车行约十分钟到达,步行约二十五分钟到达。

萨克塞瓦曼原是古代阿亚尔马卡人(Ayarmaca)的集落,除了一些并不显眼的建筑外,周围还遍布沼泽及灯心草。到印加王帕查库特克击退昌卡人(Chancas)后,便开始在此处修筑碉堡,以贮存武器、衣物、珠宝、金、银等物件。

帕查库特克(Pachakutiq)是印加帝国君主(萨帕·印卡),约于1438年至1471年在位。帕查库特克统治时期,对内对外均甚有作为,对印加帝国发展起到了重大的影响力。关于帕查库特克的取得王位,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和平地继承父亲的王位,另一种则是他击退外敌,然后被拥立为王。

据印加王室后代印卡·加西拉索·德拉维加的说法,帕查库特克是印加王维拉科查的婚生儿子及子嗣,当维拉科查故去后,他便顺理成章,继承王位。

另一种说法,就帕查库特克的父亲维拉科查在位时,遭受了一次昌卡人所领头的动乱,威胁到国都库斯科的安危,而维拉科查郤连同储君印卡·乌尔科一同出逃。帕查库特克在一批将领及贵族的支持之下,英勇地击退了敌军的进犯(有一种版本更说,在紧急关头,竟然有石头化为战士,协助帕查库特克作战),使之退至安塔瓦伊利亚。最后,帕查库特克击败昌卡人,斩杀了他们的将领,用他们的头颅为饮器,并乘着其显赫战功,废黜父亲维拉科查,自立为王。

萨克塞华曼──位于印加帝国国都库斯科以北。帕查库特克在这里修建碉堡,其后经历代印加王扩建发展。帕查库特克在位期间,曾在国都库斯科进行重建工程。他在下库斯科(Hurin Cuzco)兴建规模宏伟的太阳神庙,在旁又设有其他宗教建筑,让祭师及玛玛库纳(负责作杂役的妇女)居住。

此外,他又增修王宫、科里坎查(意谓“黄金区”),以及在库斯科以北的萨克塞华曼兴建碉堡,并在这里贮存武器、衣物及金银财宝(此项工程,在日后的印加诸王统治时陆续完成)。

萨克塞华曼精密的装嵌技巧令人惊叹,我们走进萨克塞瓦曼时,可见石与石之间紧密相接。印加帝国的建筑物,石块都是磨光的、形状规则的,接缝技巧十分美妙,墙上石块和石块之间的缝隙连匕首都无法放进去,让人简直无法理解印加人是究竟如何把他们拼接在一起的。让人注意的是,

虽然印加人了解轮子(太阳神因蒂就是用它表现的),却并不把它运用在建筑中。建筑用的庞大数量石块究竟是如何搬运的至今是个迷。还有,虽然印加人不使用轮子,但却利用了安第斯山脉斜坡。据信他们让成千上万的工人推着石块爬上斜坡。可惜的是印加人并未掌握文字的技巧而没有留下任何描述文字。

在16世纪,西班牙人看到萨克塞瓦曼堡垒时,由于巨石与巨石之间几乎是天衣无缝,便不得不对印加人的装嵌技术大感诧异。神父庞塞·德阿科斯塔(José de Acosta)形容了巨石装嵌的情形:“这些工程规模非常之大,更令人吃惊的是,他们不使用灰浆,也没有铁制或钢制工具来切割和打磨石料,更没有机械和工具来远载石料。尽管如此,石料却打磨得如此平整精细,许多地方连石块之间的接缝也看不出来。

而更为令人惊叹不已的是,我讲的这道墙上的石块虽然切割的很不规则,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堆砌时也没有使用灰浆,但相互之间接合得非常严密,真可谓天衣无缝。在完成这项工程时必然动用了大量人力,而且极为辛苦,因为多数石块大小不一,表面也不平坦光滑,要使一块巨石同另一块严丝合缝地紧密相接,非经多次试验调整不可。

据学者María Rostworowski de Diez Canseco的考证,萨克塞瓦曼堡垒,实质上并没有作为军事要塞的用途。理由在于,它兴修于印加帝国崛起扩张的时期,国都库斯科并无受袭之虞。即使昌卡人(Chancas)曾进攻库斯科及被击退(发生于帕查库特克即位之前),亦与堡垒无关,因为当时尚未修筑。

所以,萨克塞瓦曼堡垒或许用以纪念印加帝国的军事胜利,以及在某些仪式中进行模拟战争。如图帕克·印卡·尤潘基有一次战胜凯旋,印加人在萨克塞华曼举行模拟战争的仪式,王子瓦伊纳·卡帕克亦参与扮演,以供统治贵族及平民观赏。

整个萨克塞瓦曼工程约兴修于帕查库特克(约1438年至1471年)、图帕克·印卡·尤潘基(约1471年至1493年)及瓦伊纳·卡帕克(约1493年至1527年)三代君主时,估计动用了二万人(另有说法用动用了三万人):

约四千人负责在矿石场切割出大型石块砖块,最大块的高约5米;六千人负责用滚筒将砖磈拖到施工场地,最重的可逾300吨;施工地点跟矿石场距离约20公里(据《印卡王室述评》所说,石料的最近来源是穆伊纳,克丘亚语为Muina);另外一万人再将之装嵌到适当位置。

如今的萨克塞瓦曼城堡已经失去了军事功能,变成了一个景点,城堡上杂草丛生,遍布野花。

印加帝国被西班牙征服后,萨克塞瓦曼的巨型石砖被移去,用于其他建设,尤其在1940年代,由于当地晸府鼓励进行新建设,对萨克塞瓦曼造成甚为严重的破坏。到目前,只能看到原址的五分之一。

为了营建国都库斯科,帕查库特克需要大量人民供其劳役,为此,他善用了米特马克(意谓“移民”)制度。该制度是把被征服地的人民迁居他处,让他们熟习印加晸府的统治;在情况可许下,则将人民迁入库斯科地区,让他们提供徭役。

据《印卡王室述评》所记述,帕查库特克为免久居深宫,不知下情,致使各地官员玩忽职守,暴虐群众,于是亲自巡视国土,使各地官员及王室贵族律己以严,并让人民有机会当面找他申冤,而他执法亦一丝不苟。由于帕查库特克与历代印加王一样公正廉明,所以“才深受爱戴,并在印第安人中流芳数百年”。

据西班牙人布拉斯·巴莱拉神父的说法,帕查库特克修订了一些法律,以规范全国上下的生活习俗:规定一律使用库斯科语:全国各地官员、军人,及任何职业的人,均须熟习掌握这种语言。为配合政策的推行,朝廷委派老师,到国都及各地任教。

禁止生活奢侈:规定除印加王及其子女外,任何人不得穿戴金银宝石及彩色羽毛等贵重饰物,只有在节日庆典才可适度地打扮;另外又规定用膳要精打细算。
惩治懒人:要求人人有事作,或效力自己的事业,或效力父母、主人,或效力国家。即使年老及伤残人士亦如此,并可获公共粮仓供给食物。

法定假期:为免人民劳作紧张疲惫,规定每月(以月相计算)有三天假日,让人民作消遣。又规定每月三次大型交易会,每九天一次,让乡村住民可以进城逛市场。
分配资源:规定各省明确标边界,边界内的农地、森林、河流、湖塘等资源归各省、城市管辖,即使地方首长也不得随意破坏及分配。这些资源,供所属地区的住民使用,并作为贡赋,缴交给王室及太阳神。

整顿风俗:布拉斯·巴莱拉说,帕查库特克还推行了一系列有关治安、风俗的法律,如惩治亵渎神明、弑父、杀害兄弟姐妹及其他杀人、背叛印加王、通之奸、诱拐少女、强之奸少女、猥亵太阳贞女、盗窃、鸡之奸、纵火、乱之伦等等。此外,帕查库特克又确认子女服从父母、婚姻,及立下领地继承权、防止执法者贪污纳贿的规定等等。

印加帝国领土扩张图很迅猛,帕查库特克在位时,对外进行了多场战事,大大地扩张了帝国版图。在的的喀喀湖一带,帕查库特克击败了当地的科利亚人及卢帕卡等民族,夺取了阿通科利亚(Hatun Colla)、丘奎图地区,使印加帝国版图伸入至玻利维亚边境地区。

帕查库特克曾派遣他的兄弟,印加王公卡帕克·尤潘基率兵进攻瓦努科(位于现今秘鲁中部),但卡帕克·尤潘基郤违抗王命,擅自占领了重镇卡哈马卡(位于现今秘鲁西北部),结果虽然获得战功,但郤被袙查库特克处死。

在《印卡王室述评》中,对印加王公卡帕克·尤潘基的遭遇郤有另一说法,提到他经常携同帕查库特克的儿子图帕克·印卡·尤潘基一起出征,夺取了西北部“钦察苏尤”的大片土地。后来,卡帕克·尤潘因其赫赫战功而获赋予绝对权力,成为帕查库特克身边的第二把手,协助号令全国。

在帕查库蒂克的晚年,则由儿子图帕克·印卡·尤潘基担当主要军事将领,出征现今秘鲁沿海地区的奇穆。图帕克·印卡·尤潘基亦不负所托,并在该地留驻官员,使之纳入印加晸府管治。帕查库蒂克享国时间甚久,到他晚年时,

曾由先后由儿子阿马鲁(Amaru)及图帕克·印卡·尤潘基协助治理帝国。在这段时期中,他在全国各地进行美化工程,兴修水渠,建造太阳神庙及贞女宫等。约在1471年,帕查库蒂克去世,由图帕克·印卡·尤潘基继位。死后,遗体按风俗进行防腐处理,人们为他举行为期一年的悼念、祭祀、安葬仪式。

位于库斯科西北约130公里外的名胜马丘比丘遗趾,相信大约是建设于1450年,亦即帕查库特克在位期间。在这里,人们矗立起一座帕查库特克的塑像,以作纪念。

后世学者对于帕查库蒂克显赫的文治武功,有相当高的评价:印加王孙印卡·加西拉索·德拉维加提到,他“待人亲切,政绩卓著,统治温和,以像朱庇特主神一样倍受爱戴和敬仰”。学者奈杰尔·戴维斯认为,帕查库特克对印加帝国的转变极大,“当他登位时,印加人还只是简朴的村社群落;及致他去世时,印加人已管理著一个扩张主义帝国了”。

由王储担任印加军队的最高统治者是印加帝国的传统。1463年,帕查库特克的儿子图帕克·印卡·尤潘基开始北上扩张,并在1471年,帕查库特克驾崩后继续指挥扩张。他对外扩张的最大成就,即是征服了印加帝国唯一的劲敌——坐落在秘鲁沿海的奇穆王国。图帕克·印卡·尤潘基统治下的印加帝国疆域北至今天的厄瓜多尔和哥伦比亚。

图帕克·印卡·尤潘基之子瓦伊纳·卡帕克在先前印加帝国疆域的基础上,又额外占据了今天厄瓜多尔和秘鲁的部分地区。瓦伊纳·卡帕克统治下的印加帝国,疆域包括了今天的秘鲁、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大部和智利的北部和中部。印加帝国的南下扩张止于马乌莱河战役,印加军队在当地受到了马普切人大范围的抵抗。印加人曾东进来到亚马孙盆地,但是他们占领的土地在1527年被当地的舒阿人占领。当时印加帝国的疆域南达现在的阿根廷,北达现在的哥伦比亚。印加南部领土的大部分都处于科利亚苏尤的管辖范围内。
印加帝国由各种语言、文化和民族组成,并非所有的子民都对印加帝国百分之百的忠诚。印加帝国的经济是完全建立在以物易物、收税以及奴隶的辛勤劳动的基础之上的。

西班牙人还没有到达美洲大陆之前,印加帝国是一个雄霸南美洲西部地域的大国,当时的印加士兵经常东征西战,征服了不少在南美洲地区的部落,扩大帝国的领土面积。他们可以随时将平民变为士兵,投入战斗。这是因为印加帝国规定每名男人必须至少参加一次战争。印加士兵的武器对付南美洲的小部落可能还是足够的,可是当西班牙人到达南美洲之后,印加人的军事优势就一去不复返。

印加帝国的军队人数非常多,多达七至八万多人,可是所使用的武器却非常落后。当时印加士兵的主要武器是木棒、石斧、标枪、长矛、弓箭和弹射小石块的弹弓。他们冲锋时会打响战鼓,吹响号角。 印加的常备军队主要由贵族组成,不过萨帕·印卡也能随时挑选体格健全的人加入军队。军队在行进等情况时都必须严守军纪。

战斗时,印加人会先使用远程投掷武器攻击敌人,完毕后就会冲向敌人展开格斗厮杀。印加流星锤两头各有一个球型重物,有的用铁链,有的用绳子相连。印加军队通过印加路网行军,路上设有“服务站”,平时为士兵和海螺信使等提供物资。“服务站”之间的距离为一天行军的距离。所有犯罪的士兵都会受到最严厉的处分,如死刑。

印加士兵惧怕西班牙骑兵。根据皮萨罗部下的书信记载,当数十名西班牙骑兵部队冲来时,印加士兵虽然人多势众,可是当他们看见有种不知名的动物向他们冲过来的时候,立即丢下武器逃跑,西班牙骑兵继续追杀逃跑中的印加人。当日有数千名印加人被西班牙的骑兵杀害。根据当时的文献记载,哪怕西班牙人只出动了数十名骑兵去作战,也能把印加士兵吓得胆战心惊,弃械逃亡。

这是因为他们对马这种动物未有任何认识,这样就给予西班牙人一个灭亡印加的好机会。还有,金属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印加人对金属的认识不多,金属很多时候只应用于艺术品和贵族的餐具上,况且当时印加人铸炼金属的技术还不如旧世界的人民,更遑论会用金属为士兵打造良好的防具或者是武器,可是西班牙的情况却不像印加,他们的铸炼技术比印加人高很多,可以用金属为士兵制造防具,所以当时印加士兵即使向西班牙士兵发出猛烈的攻击,很多时候都会被西班牙士兵身上的金属甲胄和钢铁头盔挡去,反而只穿布衣的印加士兵经常抵抗不了西班牙士兵手中的长枪和刀剑。

1511年的巴拿马流传着一个关于南方黄金国度的传说,这个说法传到西班牙冒险家巴斯寇·努涅兹·德·巴尔柏的耳中,他立刻启程巴拿马。巴尔柏所带来的这群人很是贪婪,他们的骚扰让当地一名印第安酋长不胜其烦,便怂恿他们去更南方寻找他们发狂渴求的黄金。

酋长告诉他们,在一个神秘的南方国度,黄金多到连日常生活的碗盘器皿都以黄金打造。但巴尔柏后来受人陷害被处决,黄金梦无以成真。直到十年之后的1522年,另一名西班牙探险家帕斯奎·德·安达果亚才开始首次南进探险,安达果亚在旅途中从印地安人那里听到更多详细描述。因他遇见印地安人的地方在碧鲁河畔,所以“碧鲁”之名很快被用来称呼这个人人垂涎的黄金国。受安达果亚的叙述所引诱,弗朗西斯科·皮萨罗决定去寻找碧鲁。

1526年,西班牙征服者在弗朗西斯科·皮萨罗和他的兄弟带领下,从巴拿马南下发现了印加帝国。很明显,他们到达了一个非常富裕的土地,很有可能就是欧洲传说中的黄金国。皮萨罗随后受到西班牙皇帝批准征服该地区。1532年,当他们回到秘鲁,两位萨帕·印卡继承人阿塔瓦尔帕和瓦斯卡尔正在争夺王位,而且传染性疾病天花已经大大削弱了这个帝国的国力。皮萨罗根本没有什么千军万马,他的军队只有168人、1门炮和27匹马。

全副武装的西班牙骑兵和还在使用比中古时代的欧洲还要落后的装备的印加军队相比有很大的优势,同时在反击摩尔人时西班牙人也学到了许多的作战本领。凭着这种战术和装备上的优势,西班牙人收买了数十万人的土著盟友。双方爆发普拿之战(今天厄瓜多尔西岸城市瓜亚基尔附近),西班牙大获全胜,皮萨罗在那里建立了皮乌拉城。埃尔南多·德·索托到达库斯科城,并见到了打赢内战的阿塔瓦尔帕。皮萨罗和许多手下在谈判破裂后攻击印加军,将印加王俘虏,其手下的12名护卫也被处决。

皮萨罗要求印加人民在他的仓库中塞满巨额的黄金,以赎回他们的萨帕·印卡,阿塔瓦尔帕。印加人民交了赎金,但皮萨罗欺骗了他们,拒绝释放阿塔瓦尔帕,不久之后,以阴谋杀害自己兄弟和反对皮萨罗一行的罪名,阿塔瓦尔帕被处决。印加帝国灭亡。

西班牙人征服了印加帝国后,皮萨罗扶持了阿塔瓦尔帕的兄弟曼科·卡帕克二世作为傀儡,一段时间后,曼科·卡帕克二世竭力抵抗西班牙人,并利用皮萨罗和一位合伙人迭戈·德·阿尔马格罗在分赃问题上起的争端,以比尔卡班巴为中心起兵,一度夺回了库斯科城。

曼科·卡帕克二世在比尔卡班巴建立新印加王国,并和他的后代死守比尔卡班巴长达36年之久,最后在1572年失守。最后一位萨帕·印卡,图帕克·阿马鲁被西班牙人抓获并处以死刑。也就是在1572年,印加人完全臣服在了西班牙土匪之下。


瘟疫严重摧残了印加人。西班牙人来临之前,在哥伦比亚地区,天花已经猖獗。得益于高效的印加路网的传播,天花很快在印加人中蔓延开来。短短几年内,有60%到94%的印加人感染天花。天花仅仅是入侵南美洲的流行病之一。斑疹伤寒可能在1546年蔓延;流感和天花在1558年爆发;1589年天花又一次猖獗;白喉在1614年蔓延;麻疹在1618年蔓延——这些瘟疫不但摧残了印加人,还蹂躏了印加文化。

在征服印加帝国后,西班牙人在印加故土上建立了新卡斯蒂利亚省以及新托莱多省,后整合为秘鲁总督辖区。18世纪西班牙波旁王朝为了挽救西班牙帝国的衰退局势,发起波旁改革,增加南美洲原住民的赋税,并将多种负担强加给原住民们。

1780年,拥有印加贵族血统的原住民图帕克·阿玛鲁二世(原名何塞·加布里埃尔·康多尔坎基)领着原住民在库斯科发动了反抗西班牙暴政的起乂,很快全辖区便有武装响应,其中在南方有图帕克·卡塔里(原名胡利安·阿帕萨·尼纳)的起乂。但是起乂很快被镇压,图帕克·阿玛鲁二世也被抓捕并处决。
起乂最终于约1782年被完全平息。图帕克·阿玛鲁二世在秘鲁独立后被视为英雄,在秘鲁的货币上还曾印有他的肖像。

第5046回:千古兴衰太阳不语,万众忧患石墙能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