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游记(A Passage to Japan)1前篇
正如我以前提到的,自从英国回来后,我已经对西方产生了审美和学术疲劳,旅行的重心回归亚洲,韩国和日本这两个受中华文明影响最大的异域自然首当其冲。常言道:“要想看唐宋得去日本,要想看明清得去韩国。” 就凭我们国家要查一些重要古籍得去日本或韩国的大学,复旦中文系读到博士还要开日语课,即可知道这两个国家在对中华文化的继承和保存方面的重要性。 韩国是我在疫情前去的,去之前做了半年攻略,制定计划学习历史。三千里锦绣江山啊,古老和现代的和谐共存,人民有礼,友好和善,完全没有让我失望。轮到想去日本,疫情来了。三年疫情足以把人待傻待懒。要不是我终于下决心更新护照还不会想踏到出家门半步。既然办了护照 ,那就出门转转吧,时间仓促,就跟了旅行团去日本,一趟旅程下来感觉还是挺好的。我喜欢古老的东西,此次行程首先就去了奈良和京都,满足了我的考古欲。
———————————————————————————————————————————


一大早来到富丽堂皇的南站。早起的鸟儿能享受清静。三年不出门,如今又是大包小包抖擞精神去看世界,感觉自己又年轻了几岁。一路各种交通工具,到上海后乘二号线从虹桥火车站一直坐到浦东机场。当年我为了谋生坐遍了上海各个地铁线,但对二号线的感情最深——因为从老东家到市区要坐汽车转二号线,从英国回来后租屋谋生路线是二号线,去杭州学琴到虹桥火车站坐车还是要转二号线。二号线上的很多站名对于我来说都是一段深刻的,甚至可称为生死的回忆。不过, 我自去年起对上海的心理和感情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这次再乘二号线,再听到那些熟悉的名字,心里居然不再像以前那样多情。果然这世上唯一的不变是变化。这么多年不来浦东机场了。虽然已经做了很多心理建设,但看到曾经如此繁华的机场现在如此萧条心里不免仍感到巨大的落差。外国人几乎看不见了,冷气也开得不足。想起当年学校组织来参观浦东机场,然后坐磁悬浮的片段。那时的上海是一个多么伟大的城市,尤其是对我们这些外地人来说。那时我们能在地铁站看到这样的poster——"你带着一个箱子来到上海,却在这里建了一个家"。没错,就是这样!这才多少年啊!But why that surprised me?Anyway,今天空旷的浦东机场倒是让我们这些长途跋涉过来的人随便能找个地方清清静静地坐等航班。



然后就是登机,飞行,在夜幕中到达大阪机场,来到了一个同样种族,很多同样文字,但文化氛围却完全不同的国度。这几天住的宾馆房间有大有小,有比较简朴的也有比较豪华的。住着都挺干净舒服。导游说日本的旅店都比较老,所以还有用老式钥匙开门的。我们在滨松温泉酒店的那家就是。我们在大阪的宾馆大厅等入住时,我看大厅里的工作人员都非常有礼貌,不停地鞠躬问候什么的。甚至客人走过离着很远或没有注意到他,也不能回复问候时,仍然是鞠躬问候。这样让我觉得很不好意思。导游说日本人就是这样的。说到鞠躬行礼啊,我另一个经历是在台湾。如果在火车或其它公共场合的卫生间等门,里面出来的人会朝你鞠躬行礼表示歉意,那肯定不是韩国人就是日本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小的教养很难改变。我父亲的老友有一位台湾亲戚。他小时候的生长年代是日治台湾时期,所以直到现在他迎来送往的礼节还是很日本。^_^我记得在崇明办公室时,隔壁是韩语系老师的休息室,我在那里经常会碰到一个韩国外教小伙子,带着眼睛,文质彬彬的,中文非常好。他每次见到我都鞠躬施礼,就像我在韩国的小摊上买东西时,即使不买,人家也跟我鞠躬施礼。我曾对从韩国留学回来的同事小姑娘说:“你们外教每次见到我都鞠躬,弄得我很不好意思哎。”她一边笑一边完美地鞠了个源自明朝但已成为了朝鲜礼节的女性躬说:“是啊,我们俩在办公室也是一天到晚鞠躬来鞠躬去。我对他说,'咱是在中国,这些能不能就免了啊?' ”^_^ 而我回到南京后呢?我们日语系的外教亦是如此行礼如仪,一丝不苟的,我则总是很西式地摆摆手“hello” "You are welcome"而已已。 不过,此次既然来到了人家的国度,入乡随俗是不会错的,于是后面的几天我的腰部运动量也就自然而然地加大了。^_^



早餐都是宾馆自助餐。我有早起的良好习惯,一般都是一开门就冲进餐厅。饮食很丰富,日式,西式都有,但牛奶饮料都是冷的,我只好狂灌热咖啡。
日本是一个到处充满现代化设施的地方。猜猜此次日本之行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啥?是日本无处不在的先进马桶。都是智能的,但又不尽相同。每次我都要看看冲水把手或者按键在哪里,或者压根没有把手或按键,它自动冲水。有的马桶盖有自动加热功能,无论何时坐上去都很舒服。每个马桶都是各种功能,肯定都有冲屁股功能,而且只要你一坐上去,屁股底下就一通水先出来,我也不知道是给你冲屁股还是冲马桶,不过我每次坐在马桶盖上都没觉着它能冲着我。后来国内朋友告诉我,那是先冲一下马桶的。我个人觉得有些浪费水。商场里的卫生间有自动水流拟音装置,你一坐上去它就有流水声,我想设计初衷是掩盖公共场合如厕声的尴尬吧。另一个体验就是宾馆里各种不同的烧水壶和吹风机。水壶有很高级的,也有一般的,我首先要考虑的是它们各种的开盖方式。而高级的吹风机确实能吹出非常好的发型效果,我对一款松下的吹风机非常满意。总之吧,这个国家的人做东西确实是很有匠心精神,细节周到。我总算明白了中国老太太到日本抢马桶盖这个梗。^_^

(这款烧水壶就很棒。一体式,接头部分是磁性的,一吸就行,然后自动加热,烧水安静,就水快开时有点声音,然后自动转为保温。巴适。)
to be continued
© 本文版权归 kaythomas69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