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吃得太饱,就会忘掉不该忘掉的事
有一座不高不矮的山,山上有很多盘根错节的大树,还有各种不知名的野草。因为雨水充足,这些植物显得生机勃勃。从高空往下看,这山就像一顶用刚砍下来的新鲜枝蔓编成的草帽,扣在地上,绿得要冒出水来。
帽檐旁边,也就是山脚不远处,有一座城市。达官显贵,穷人乞丐,一同生活在这里。山脚下离城市不远的地方,栖息着一座道观。观里连师父带徒弟总共三个人。他们不住在城市里,却靠这座城市生活。
这天有个年轻人来到道观,他是个穷人,经常吃不饱肚子。他在一家富户墙外听到一个苦力对另一个说,道观里的道士只是偶尔到城里来做做法事就能衣食无忧,比他俩生活滋润得多。
另一个苦力打趣道,要不你也去当道士。这个苦力喊道,我才不去,然后压低声音继续说,听说道士不能娶媳妇。
年轻人连肚子都吃不饱,哪还顾得上娶媳妇的事。于是他就来道观找道长,道长给他一件破道服,收他做了徒弟。这样道长就有了三个徒弟,挑水时可以轮流歇一歇。
年轻人这样过了一段能吃饱的日子。人饿肚子时只考虑吃饭的事,一旦吃饱就会浮想联翩。一天晚上,年轻人忽然想起富户院里苦力说过的话,产生了娶媳妇的念想。
道长自知留不住,就教了年轻人一个在城里不挨饿的法子,放他离开了道观。这个法子是给人算卦,道长告诫他,不可以脱掉这身破道服,也不能主动向问卦的人收钱。
至于具体的算卦方法,只需说些他们爱听的话就好。年轻人将信将疑,不过还是按照道长的法子做了。开始时还没什么,慢慢的就有人给年轻人送钱来了。
穷苦人们遇到事情总爱求神问鬼,小道士不收钱,所以大家有事都来找他问卦,小道士也总是说些好听的话给他们听。人们听到了爱听的话,就算没有应验,也犯不上回来找他。
说的多了总有准的时候。不准的卦没人会在意,反正也没损失什么。碰巧准了的人,却会大肆宣扬,慢慢小道士有了一些名声。达官显贵们冲着小道士的名声,也会找他来算一算。哪一卦算得准了,富人们就打发人来给小道士送钱作为答谢。
没过多久,小道士靠着富人们给的答谢,也成了富人。人吃饱了就会浮想联翩,有钱了更会想一些乱七八糟的事。小道士又想起了娶媳妇的事。
于是,他买了大房子,娶了一个漂亮妻子,也过上了达官显贵的生活。妻子总是嫌弃他那件破道袍,小道士把它扔掉了。
小道士还干着老本行,给人算卦。道士穿绫罗绸缎,总是差几分意思。就算不收钱,来找他算卦的穷苦人也越来越少。富人们倒是还会来找他问卦,听一些他们想听的恭维话。只是再不会打发人来送钱了。
小道士的积蓄很快就所剩无几。被逼无奈,他打破了道长告诫他的第二条禁忌,他要先收钱才给人算卦。这一改可了不得,以前算不准人们只是笑笑了之,现在算不准,交了钱的人会回来找小道士理论。
小道士说的都是好听的话,不准的当然很多。找他理论的人多了,不仅收到的钱要退回去,小道士的招牌也砸了。没多久,小道士的积蓄花光了,他娶的漂亮女人跑了,他也被人当成骗子赶出了城市。
小道士这才回忆起出观时道长嘱咐的话。他想不明白,打算回去问问。可是道观里空空如也,早就不见了师父的影子。大概是这几年做法事的人越来越少,师父另谋生路去了。
现在是冬天,小道士穿着单薄的衣服,在冷风里瑟瑟发抖。此时从高空俯视,这座山才更像一顶真正的草帽,一顶用晒干的藤条编出来的草帽,黄得发黑。冬天,树枝和枯草都呈现出泥土的黄色,这是自然规律。
小道士后来还是找到了填饱肚子的方法,回到城市做一个乞丐。他发现城市里总是不缺可怜他的人。天暖和时,可能要多说几句好听的话,天冷时,只要半倚在墙边微微抖动身体,就有人往破碗里扔钱。
这比算卦容易得多,只是,他再不敢去想娶媳妇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