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岁退休后的第二年,支出有多少
一年前的支出总结,我信誓旦旦地说:“展望下一年,美元涨了后,每月固定支出相当于2000美刀出头,以上除了旅游的项目计划下一年逐渐压缩到一千左右。那么加起来生活开销就是三千刀出头。” 今年剥开旅游的生活开销,有没有达标呢?
答案是否定的。第一年包括旅游但是去除家具添置费用后,一年总支出是54000美刀。平均每个月4500刀。第二年2022年8月1日到2023年7月31日,总支出58000美刀,平均每个月4850刀。减去旅游,总生活基本支出为44250刀,每个月平均开销是3700刀。离目标的三千出头,每月多了整整500刀;比第一年每月3500刀的生活开销,多了二百。
先说说我最喜欢的话题:旅游。去年我说了:平时管控得紧点,不就是为了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吗。今年也确实这么实践了。大玩了四次,分别为一家三口奥地利亲子滑雪酒店4900刀、带妈和娃普利亚加利西亚17天3900刀、带妈东欧11天2300刀和6月回国机票2800刀。2800刀是我和娃的往返加上我妈的回去单程。妈妈来的单程机票自己买了,但是我六月在上海都是花她的钱。我从TB铁运到葡萄牙的书玩具桌游等也不算在我的支出里。
虽然队友在滑雪场的缆车站出了意外,但这不能抵消我们对滑雪和滑雪亲子酒店的热情,计划以后每年去。儿子读小学后头一件事就要问学校一年可以非病假请假几天,算好时间一月去。带妈和娃去Bordeaux, Puglia和Galicia的17天简直太爽了,没有一个游客团队,吃得好住得也好。东欧圆了妈妈的一个小心愿,希望她在有生之年可以去阿根廷和非洲。回国的行程是临时决定的。离原来妈妈离开的日子十天的时候,我不禁悲从中来,一激动,定了回国机票。
那对比目标,多出来的500刀每月生活开销,到底咋回事呢?先回顾下每月基础预算:房租七月份刚刚从1250欧涨到1287.5欧;水电煤80-100欧;通信费80欧;儿子学费加兴趣班500欧;私人医疗保险128欧。折合美金这些在2300刀。也就是有1400刀花在了外食、grocery、看病吃药、文化娱乐、和日常交通上。
我之所以胆敢豪言壮志今年开销控制在一千刀,是因为我以为美金不会那么快拉胯(就好像我以为今年第二季度美股还能抄底),以及我我大幅度地减少了外食-从第一年的一周外食四次+,减少到了第二年的一周外食两次。一方面是真的为了省钱,另一方面也真的对葡萄牙菜提不起兴趣了。
我想了下目标和实际的每月五百刀生活开销差额,来自于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汇率确实有差。去年这时候一比一,现在一刀=0.9欧都不到。这必须在我的美金信用卡上留下深刻的印记啊。
其次,通货膨胀速度一直到23年2月份都很恐怖,之后开始平缓甚至降低。虽然超市的物价比高峰便宜了,但不可能回到通货膨胀前的。
我觉得以上这俩基本抵消了我外食大幅减少的努力。。。
第三,过去一年我家多了两笔固定支出,分别是骑马和心理健康费用。总和是每月200刀。
第四,生理的医疗开销不降反升。退休第一年医药费大概是2000刀出头(不含医疗保险)。过去这一年医疗开销花费为2350刀。医疗保险一家三口每年是1540欧(=1730刀,2023年保险费用涨了4.5%)。医疗总开销这一年近4000刀。我觉得还挺咋舌的!在美国,我家基本不生病。所以保险费用外,自费的医疗开销,一年不超过250刀。
退休第一年的医疗开销很大一部分花在了配眼镜、牙冠和打带状疱疹疫苗上。我心想,接下来一年不需要这些,于是很有底气地说:接下来我希望日常看病花销控制在50欧每月。今年儿子没有发过中耳炎,但是各种复查小毛小病小屁眼儿的,花了不少药费(somehow涂皮肤的药都没政府补贴);我除了固定看皮肤科和骨科,今年还做了理疗,找的我们区的独立年轻女理疗师,走out of network。
医疗上最大头的肯定是我家这位拖后腿的队友啊,我前不久也写了。去年不做眼睛检查,今年一月去做了一大堆检查花了好几百的保险额度;然后摔了一跤,看了无数次骨科医生做了核磁共振;做了天价手术还被忽悠住院一天,手术后还要定期看医生加六个月理疗。他的门诊(包括诊断和理疗)额度只有2000欧一年,感觉很快就到了;接下来几个月的理疗都要裸付了。
这每个月比预算多出的五百我有没有很心痛呢?肯定啊,特别是汇率和通货膨胀这俩件事,毕竟有一种痛,叫“曾经拥有过”。。。
以前写过我的退休后收入来自于美股分红,大概三千刀出头。今年这每个月4850刀,我是如何支撑呢?其实,就是硬撑。除了原来的分红收入,去年开始和大家一样,搞CD/债,再把打算抄底的闲钱留在投资账户里做货币基金,每个月利息收入闭着眼睛大三位数还是有的。
至于剩下的收入和支出差额?我去年也写了:火人一定不要怕动用本金、不要不舍得賣股票;如果过日子只用被动收入,到死了不是还有一堆钱在券商吗。与其把钱花在人生最后的三个月,不如把钱花在人生最美好的三十年。
展望明年,我就不立flag了,毕竟去年说的话都没实现。说说我的打算吧:我真的希望医疗支出,(不包括保险费用),每个月不要超过50。(请大家告诉我,磕头朝哪里磕,可以少意外少生病?)旅游的话我希望在儿子上小学前再好好玩玩,所以这部分又是开心就好。
我去年最后一段话是这么写的:如果将来持续收入有变,我第一会动的应该是我儿子学校,把他换到公立去,每月立省500。现在看来,虽然还没有收入上的实质变化,我确实要去试试公立了(摩拳擦掌,不管是好是坏,又有新的素材可以写了)。倒不是现在日子有多抠抠搜搜,而是想到小学阶段(见之前的文章“公立vs宗私vs家私”),我现在倾向于公立,所以去看看,学习下这个系统如何navigate。这每个月省下的私立学费干啥不好啊,至少可以补贴孩子和我的兴趣班啊。除了骑马,我还找到了非常专业的跳舞和瑜伽学校,我都想报。再说了,这省下的学费还可以补贴房租啊。
这个房租我要特地写一下。大家都知道我疫情中来里斯本租到了dip,1250欧三室一厅无电梯带空调。现在市面上类似地段的房子起码2000+。但是我伤心的发现,我的房租涨了3%,而不是法律规定的2%。我现在才搞明白,我的合同有一个“陷阱”:写着每年可以涨3%。我一直以为这个就是根据每年底公布的通货膨胀来,但又不超过3%。现在我才知道,只要合同里写着可以涨多少,那么我就不按照国家通货膨胀数字来了。
也就是说,假如明年,通货膨胀0%,我的房东还可以叫我多付3%;后年通货膨胀负2%,我还是要涨3%。然后这个每年3%又是compounded。。。虽然我的房租租到了好价格,但是!这世界上没有人比火人更懂复利的威力了。。。我想哭。。。
猪蹄贱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和三胎家庭住了五天后 (7人喜欢)
- 终于在欧洲找到了大理-巴尔干半岛18日总结篇 (12人喜欢)
- 不抄底,又哪能了 (15人喜欢)
- 萨拉冷窝 (9人喜欢)
- 抛夫弃子单身游的喜与悲 (20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