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静,生活有无限种可能。
这个标题,源于《长安三万里》的观后感,本来对动画形式的电影不太感冒的我,选择这部影片是因为刷到那个“轻舟已过万重山”让小孩笑了,大人哭了的视频。而我本身也很喜欢这句话,“轻”“重”两字的强烈对比加上山水的心旷神怡,感到如释重负。
长安,从小长大的地方,这座古城除了世世代代的帝王还包含了我们无数人的童年。李白放荡形骸,不拘一格,少年心怀壮志,中年纸醉金迷,暮年皈依道门,晚年重新入世,阶下囚、自由身。其实,李白的一生多多少少也反映了时局的动荡,而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又何曾不是客观决定大部分,主观决定小部分。高适,其实是和李白形成强烈对比的,一生以严谨、勤奋著称,虽然没有天资聪颖,但可谓是坚持自我的小达人,很多幕他是在李白的饮酒赋诗中黯然离场的,那一刻我是能感觉到他的怀才不遇与失望的,但不管怎样,他还是坚持了自己的想法,我也要!
其实,我刻板印象里的李白应该是个刻苦的学霸,毕竟取得如此造诣,肯定得抓紧学吧!于是,我脑补他的生活,应该每天都在看书,但是镜头更多呈现的是李白的洒脱,饮酒赋诗,千金买笑,中年甚至有大肚腩,玩的不亦乐乎。但,按照世俗的眼光,他是成功的!
而这部影片对我的启发,其实是一个放松心灵的作用。我从小给自己还挺大压力的,但是行动上其实没有把脑中的想法都践行出来,所以感觉还是碌碌无为的状态吧。偶然翻到老师二年级的评语,连用三个但是,核心表达了我脑子正常,伶牙俐齿,长相可爱但一天不干正事。其实,我慢慢褪去童年的没心没肺,就一直在与“对自己不满”的这个状态抗衡,但显然“状态”赢了,我时常觉得自己心理有疾,并发而生的就是一些性格缺陷,哦对,还总对对象不满,强行拉他入伙,然后我发现自己肯定不适合销售和传销类的工作。状态吧,性格急躁,失眠多梦,心神不定,莫名恐惧。
我今天整理奖状的时候,发现曾经我很努力去争取的东西,现在也不过是书柜里的一张纸。这时候关于刑法中“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的思考就默默的跑到了生活中,对啊,其实应该看什么呢,应该按照应该的路线走,还是应当在乎让自己快乐的事呢?以前我觉得选择后者应该是不负责任吧,反正不好也不对,应该不会取得世俗的成功。但是,什么是成功呢?现在我想试试做一些让我高兴的事,换换让我决定行动的价值因素,会发生什么呢,我也不知道,试试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