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如玉,砂似星,茶席有它瞬间活了!
筑梦茶乡 福地湄潭 湄江印象 只为一杯好茶
紫砂茶器,只为茶而生。紫砂泥本是不起眼的泥土,却因与茶相遇而浴火重生。
明代《长物志》言:“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故用以泡茶不失原味,色香味皆蕴。”
正因紫砂壶泡茶的优越性,紫砂壶受到文人雅士的追捧,也从实用的茶器,摇身一变为具有文化底蕴的收藏品。
如今的紫砂壶,更是百花齐放。从泥料到壶形,各有所奇,也为既爱茶,又爱壶的茶友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有没有一款泥料和壶形都很好,用起来又趁手的壶呢?本期给大家带来的如玉·紫泥紫砂壶就是这样一款好壶。原矿中槽青紫泥泥料,质地温润如玉,砂粒微闪似星光,透气性好,壶形圆融平稳,规矩流畅。 紫泥中槽清 紫砂壶

中槽清,紫泥中的佼佼者 经常玩壶的茶友,应该更熟悉紫砂大师顾景舟最钟爱的泥料——底槽清。但是大家很少关注的中槽清,其实也是紫泥系中的甲等泥。 中槽清产自宜兴黄龙山,含矿量较少,属原矿紫泥中优秀的泥料。 在开矿时通常处于紫泥泥层中部位置,故而得名中槽清。 泥料为紫棕色,含有较多细碎的云母碎片,因而烧制成壶后,壶表面隐隐可见金砂,灿若星光,艺术感强。

中槽清紫泥壶透气性好,易泡养、易包浆,养成后光泽感好,手感温润。 简于形,精于心 此壶的整体造型简单,没有多余冗杂的部分,圆融平稳,大气端庄。各部位的线条衔接流畅,精致到每一个细节,圆融和谐的气度无处不在。 壶形是由水平壶改良而来的:

壶身变得扁圆,大肚大容量,利于茶叶在内充分舒展,更助茶性。

壶盖平整,与壶口自然衔接。壶钮圆润,小巧精致。

球状出水口,壶嘴短直向上,出水量大,水流集束有力,收水利落。

耳把与壶钮、壶嘴三点连成一线,规整有美感。 整体看来,这把如玉壶以圆为主体,处处相接自然,简单和谐,简于形,精于心。

如玉温润,品茗生香 泥料的细腻,让这把壶的质地坚固,手感温润。 泡养后,润如紫玉,金砂隐隐,灿若星辰,可谓是“紫玉金砂”。置于茶席之上,无疑是吸睛的主角。 紫砂独特的双气孔结构,使茶壶泡茶时吸水率更高,透气性更好。 用它泡茶可以充分释放茶叶的香气并有效改善茶质,茶香更扬,茶韵更醇。

黄金容量,实用好壶 紫砂壶不是烧水壶,并不是容量越大越好的,一壶二三人的容量才是刚刚好。 这把壶正是180ml的黄金容量,能满足自饮和日常待客,大小也恰好能一手把握。 轻松泡出晶莹可人的茶汤,闻之觉茶味之香甜甘醇,赏之见壶型优美雅致,怎能不让人为之心动?

紫砂壶如何养护? 新壶以清水反复洗净,冲淋热水两三次后即可使用。 紫砂壶最好是“一壶事一茶”,使用完毕要及时清洗,茶叶或茶汤不可放置过久,尽量不要超过六小时。 水倒干净后揭盖晾置,可用柔软棉布擦拭壶身,壶内水分干燥即可盖上壶盖。 长期细心养护,紫砂壶才能越养越润。

本期给大家带来的如玉·紫泥紫砂壶就是这样一款好壶。原矿中槽青紫泥泥料,质地温润如玉,砂粒微闪似星光,透气性好,壶形圆融平稳,规矩流畅。
湄潭手筑黑茶 湄江印象领先 一辈子 一件事(做杯好茶),一杯好茶 敬天下有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