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蘑菇》摘录
小蘑菇 一十四洲 20个想法 ◆ 审判日 >> 深渊里分布着密度极高的蘑菇、食人藤蔓、食人灌木、单纯型哺乳怪物、混合型哺乳怪物、爬行类普通怪物、爬行类剧毒怪物、有翼怪物、两栖怪物、混合类多态怪物、类人怪物……这些东西。同时,深渊里还有峡谷、丘陵、山地、人类废城、道路遗址这些地貌。 ◆ 默示录 >> 这个进程在渐进地发生,这场洪流刚刚开始奔腾,它以生物基因的污染为前兆,刚刚显露在人类的面前。 >> 这诡异的,原本不应该发生的,超出人类认知与科学的极限的一切交汇在一起,令安折生出一种错觉——这个世界就像被火融化的蜡一样,正在渐渐、渐渐混成一团。 >> 雨声又大了,成千上万大颗大颗的雨珠子弹一样溅在窗户上,发出咚咚不绝的声响,这是一场只有在盛夏时节才会出现的暴雨,窗外已经成了灰色的瀑布。雨滴好像敲击着安折的灵魂。 >> 伴随着针刺一样的痛苦,它断了。他的孢子。来自他身体的菌丝连接着孢子的每一根菌丝,现在这菌丝正在一根又一根崩断,不是他自己松开的,是孢子主动离开——不,也不是。是成熟的时候到了,来自生命本能的力量在将他们分开。 >> 一片空白的时间无限拉长,审判者和异种本来就没什么话可以说。 >> 其实他不是个异种。他很没用,感染不了任何人,他其实是个被人类感染的蘑菇。 ◆ 第70章 >> “直到现在,我们也不知道地磁产生的原因。有人猜测是因为地球液态核内熔铁的流动,有人认为是地幔中电层的旋转,但都没有足够有力的佐证。我们不知道它产生的原因,所以也无法得知它消失的原因,这超出了我们认知的界限。同样,我们也无法复现电磁场,除非制造出一个半个地球那么大的磁石。 >> “他们仗着人类群体不能再失去哪怕一个生命,什么都做得出来。”博士给自己倒了一杯水:“他们的说辞漏洞百出,但这是他们发泄恐惧的唯一办法了。” >> “最近我对它的感知越来越敏感,”唐岚的脸色微微苍白,“空气里到处都是,每一个怪物身上也有,有时候我会觉得就连地上的石头都在振动。我越来越难维持思考,我本来不该回来得这么早,可我感觉我自身的波动正在融入到它们里面。先生,我……我的精神有点不正常。” >> “是,我们看到了两个一模一样的电子。但它们其实本质上是一个,只不过在同样的时间内出现在了两个地点。”波利又在它们旁边点下无数繁星一样的电子:“不精确的估测,我们的地球有10的51次方个一模一样的电子,组成了我们能看到的物质,你又怎样证明这不是同一个电子在时间轴上反复震荡穿梭亿万次的结果?” >> “您……不是融合派的科学家吗?”他低声道。“我是。”波利道。他的语气很轻,像一声叹息:“我是融合派的负责者,也是审判庭的创始人。融合派就是审判庭的前身。 >> 仁慈……仁慈是人类最显著的弱点。”波利道:“对自身的仁慈是私欲的起点,对他人的仁慈是信念动摇的起因,我做不到彻底冷漠无情,注定不是一个合格的审判者。 >> “人类的愿景就像水里的月亮。”他忽然怔怔道:“看起来触手可及,其实一碰到水面,就碎了。”“当我们以为碎掉的月亮也有意义,伸手把它捞起来,却发现手心里只有一捧水。更荒谬的是,不过半分钟,就连那些水也从指缝里流走了。” >> 他望着那些纷繁的光点,像看着一场遥远的梦境:“可是,假如再给我一次机会。让我仍然站在水边,我还愿意去捞吗?”波利·琼眼底发红,目光颤抖,声音哽咽,最终闭上双眼:“我愿意。”唐岚从 >> 没关系,你先前已经知道波动与频率了。”波利道:“当你拿起一把小提琴,拨动不同的琴弦,琴弦因为拨动而震荡,不同的震荡发出不同的声音。我们把遍布宇宙的那些能量单位称为弦,弦的各种震荡频率产生不同的粒子,组成了我们的世界。”“我们的世界在之前之所以是稳定的,是因为我们的弦一直演奏着一首不变的乐曲。所以电子就是电子,原子就是原子,物理公式一直是那些公式。而现在——” >> “最为恐怖的事情,不是这个理论是正确的。而是……现在,到了换曲子的时候了。”波利道:“宇宙的琴弦,要用另一种方式弹奏了。又或者,宇宙的频率本来就是混乱的,人类只不过是在短暂的稳定中诞生,当稳定的时代结束,一切又要回到混乱中去。” >> 。“一切规律都在坍塌,物质从根本的性质开始畸变,你,我,地球,太阳,银河。自转在加快。”波利道。安折道:“最后会怎样?”“我不知道。”波利缓缓摇头:“生物和非生物会混为一体,所有有形之物都在变化,时间和空间全部弯曲,所有东西都会变成另一种我们无法理解的模样,只有一点是确定的。”安折等待他的回答。“我们都会死。”声音落下。 >> 很多东西都在被重新定义,新的理论体系初现端倪。不知道是否正确,但确实在缓缓前行。 >> 整个宇宙就是一场持之以恒的动乱,人类的意识是短暂稳定里产生的浮光片影。一个故事发生在书上,但这书正在被火焰焚烧成灰烬。磁场的频率就像冷气,它对抗那炽烈的热度。他的频率则将纸页变成石棉,使它在烈火中保全自身。但烈焰还在燃烧着。是未知的波动,无法预测的动乱,它们还会再来,以更加灼热的温度,或转换成全然陌生的形态。或许是下一秒,或许是一万年。但是——但是无所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