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 她告别自我 她再次重塑自我
25岁一道坎是个魔咒
26岁辞旧迎新之际,先说25岁的KPI,完成了以下几个:
- 父亲在鸡飞狗跳中平安度过了癌症晚期第一年
- 谈了恋爱,开始探索生命中另一个人存在的意义
- 时隔三年多,回国见了许久不见的家人和老友
- 滑雪,从痛苦到不服输到能够自由享受滑行
去年的生日,我还在隐隐担心25岁是不是身体状况的分水岭。结果26岁生日那天精准严重过敏,凌晨七点在旅馆起来,迷迷糊糊感觉眼睛睁不开。照镜子简直是美国恐怖故事,两个眼皮肿得把眼睛挤压到一半的大小,脸颊发痒红肿。我那一刻觉得完蛋了,我终有一天也还是失去了我的容貌资本。称之为资本,是因为我从不曾担心过失去,所以不加爱护地挥霍着这“资本”。在别的女生细心或一掷千金护肤的时候,我在擦宝宝霜。有一瞬间,再次体会到失去的疼痛感,以及假象失去情景时被放大的恐慌。
失去的安全感的样子并不优雅,这让我觉得那个自己很可怕。
回想起上周的26岁生日在幸福和甜蜜中度过,便察觉到自己的生活在不知不觉中有了巨大的变化。有点令自己唏嘘的是一个月前想着要发出去的生日“宣言”,全然在这种甜蜜又美丽的包裹中被遗忘在角落。
忘记提醒自己,我计划好的生日Instagram宣言是: you're on your own, kid!And you always have been!当然,你也可以说,我已经不再on my own,因为生活中有了另一个人的存在,但如何保留和寻找我自己,成了我26岁的新难题。
他乡之客,在迷茫中丢失的人生上进乐趣
我很确切地明白自己需要,需要一种来自他人的肯定。这个人可以是任何人。但我也可以坚韧到强制告诉自己不需要。并未想过人生多一个人会是怎样不同的人生结局。
在他乡多年,似乎也没有所成。此刻的我被工作卡住,不知道下一步该如何走。今年没有抽中工作签证的运气,让我觉得career止步不前,人生也卡住了。我在寻求一条出路,我要时刻记住我想要给自己建一个“家”,自己才是自己的家。有时候会想起四海为家,这份孤苦与凄凉感,但有时候也相信这份在海角天涯闪过背影里的洒脱和自由。但我却始终回不去一个地方,也许那里从未曾属于过我。
在写下这一切的此刻,我意识我到不应该把这些抱怨給别人,因为我需要自己负责自己的人生。
我原本不对爱情抱有什么实际的期望,但深陷其中,又怎么不会被限时性的誓言或许诺而迷惑。我曾觉得每个人都是如此不完美的,却又孤独的存在。至少过去的25年我是这样,孤傲地、不服气地存在着。
谢幕后, 人生中的遗憾,我们到底应不应该回头看?
无论得到与失去。当我们一起时,当我怀疑世界时,你给过我答案。
洒脱前行,如何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