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列国志情节梳理(第十回)
这一回中雄踞南方的楚国开始登上争霸的舞台,直接称王,周王室除了无能暴怒也没有其他办法。所谓王之一辞,需要强大实力做保,否则空有一个“王”的称号,徒增笑耳。
主要情节:蔡国在与陈国一起讨伐郑国的过程中听说了陈国新君佗篡位的事,蔡侯趁此机会想要让自己的外甥陈公子跃做国君,就与陈国大夫伯爰诸密谋,在新君佗外出打猎的时候带兵杀死了佗,公子跃即位陈国国君,是为陈厉公。从此陈国与郑国关系非常和睦。位于南方的楚国素来不服王化,在五代楚子时就有擅自称王的举动,现在看的周桓王败给郑国,就又起了称王的念头。楚国令尹斗伯比认为想要称王就要先制服汉水东边其他诸侯,楚国国君熊通听从了他的意见,打算先和汉东最强大的随国结盟,这样汉东其他诸侯国就会降服于楚。在结盟过程中楚国故意向随国示弱,随国相信了这个假象,两国顺利结盟。楚国召来汉东诸国会盟,随国不至,楚君熊通借这个理由讨伐随国,随国大臣战死阵中,随军大败。随国派大臣季梁到楚国求和,季梁代表随国答应了楚国的要求,以汉东诸国(巴、庸、濮、邓、鄾、绞、罗、郧、贰、轸、申、江等)的名义向周王室上书,歌颂楚国的功绩,请求封楚国国君为王,桓王不许。熊通大怒,自立楚武王,桓王亦无可奈何。熊通死后,传位给儿子熊赀,楚国迁都于郢。
郑庄公重病,临死的时候想要传位给幼子公子突,祭足认为这是废嫡立庶的举动有乱纲常,于是让公子突出居宋国。庄公死后,世子忽即位,是为郑昭公。公子突的母族雍氏世代在宋国做官,他在宋国与雍氏和宋公密谋,想要归郑,于是扣押了来宋国送礼的祭足,威胁祭足让他帮助公子突归国。祭足回到郑国召来诸大夫相见,席间暗伏甲兵,胁迫众人共同支持公子突,郑昭公被迫出奔卫国。公子突即位,是为郑厉公。公子亹奔蔡国,公子仪奔陈国。宋国与郑国之间又起战事。
主要人物:蔡——蔡侯(名封人) 蔡季(蔡侯之弟)
陈——公子佗 公子跃(陈厉公) 大夫伯爰诸
楚——楚子熊通,后称楚武王。令尹斗伯比 大夫䓕章 大夫熊率比 屈瑕 斗丹
熊赀(熊通子,熊通死后即国君位)
随——随侯 随贤臣季梁 随谀臣少师
郑——郑庄公 大臣祭足 世子忽 公子突 公子亹 公子仪 邓曼(郑庄公元妃,世子忽之母)高渠弥
妫妃
宋——宋国公 雍姞(宋雍氏之女,郑国公子突之母)太宰华督 雍氏(公子突母族)
大夫南宫长万 雍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