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怎么填
查看话题 >我是动物医学毕业生,找不到一个“善待动物”的工作

01 “面对7000多只猪, 没有人在乎一两只的死活。”
@陈安 我是大三的时候去养猪场实习的,那时候,我们班很多人都去了类似的地方实习,养鸡场、养牛场什么的。实习结束后,一半人都选择了考研。 为什么这么说呢?那里的条件太艰苦了。我当时主要做的是育种工作,每天就是赶着猪到处跑。夏天就更惨了,40度的高温下,大量的猪会热死。死了以后要采样,结果不一定当天能出来,时间拖得久一点,尸体就会膨胀发酵。 处理尸体也特别费劲,有时候需要花上一整天的时间。先用一层塑料薄膜把猪给包上,之后固定住,几个人用人力小推车把猪抬起来,拉到车间的另一头处理。轻的猪有三四百斤,重的话七八百斤的都有。这纯粹是体力活,腰间盘突出的人都没法干。 我和你说一件很好笑的事,在这份工作之前,我还应聘了兽药公司的一个岗位——技术行销。是不是听起来很高级?但培训了一个月,我才发现分配给我的工作是销售,还是那种拓客的岗位。结果是又把我塞回了养猪场,当免费劳动力维护客户关系。每天的工作还是喂猪、搬饲料、铲猪粪。 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在生产一线是不会考虑动物的感受的。因为是大规模集群饲养,7000多只死一两只,谁会在乎呢?所有人关心的只是生产效率最大化。即便是按要求,保证饮食饮水是健康的,符合对牲畜药品的规定等等,都是为了达到95%以上出栏率(注:指肉用家畜每年上市量在存栏量中所占的百分率)。 就算是我现在的单位,也根本谈不上动物福利,那可是中国第二大养鸡企业。在农户的鸡棚里,放眼看过去,几乎就和广州地铁差不多拥挤。鸡还小的时候,活动空间是挺充足的,但长大了,就会变得越来越挤。为什么要这么挤呢?少走动,多长肉嘛。我刚才说的是农户自己养的鸡舍,还有一些自动化养殖的鸡棚,也差不多挤,不过是空间利用更科学一点,比如笼子叠笼子,一个笼子里20-25只鸡。 我在这家公司的岗位是养殖技术人员,就是给养鸡农户做一些技术辅导。比如教他们怎么减少用药,避免发生疾病。你问我这工作和动物医学专业关系大不大?如果只是从生产的角度来说,那仅仅只是养猪,但如果从科学来看,动物疫病的防控跟动物医学还是很相关的。也因为防治疫病,几乎所有的养殖场都是封闭环境,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别提点外卖了,出都出不去。 这已经是我觉得不错的工作了,试用期一个月5000左右,提供住宿,除了单休之外也没啥毛病。刚开始学这个专业的时候,我并不知道这些,老师上课讲的都是高大上的科研,要么就是动物福利。但在中国,养殖场才是动物医学发展的动力,中国十几亿人口都要吃肉,这个市场是很大的。至于课本上的那些东西,只能说是“未来可期”。


02 “在生物公司给小动物做实验, 双手沾满了血。”
03 “从动物园到宠物医院, 大部分工作没啥动物福利可讲。”

04 “原来我的专业是可以帮助到别人的。”
@阿美

05 “一条生命值不值得救, 不再是利益计算。”

但在外部环境的限制下,对于这些牧民来说,“有病就去治”也不是一句轻松的话,牛羊的生老病死也不是一个纯粹的医学问题。

*所有采访对象皆为化名
原文发布于“青年志Youthology”公众号,未经授权请勿擅自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