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逆境,你是如何治愈自己的
查看话题 >00年农村女孩,和原生家庭的5年斗争
精神断奶就是意识到,让父母幸福快乐并不是我们的义务。因为这是他们自己的责任!
前几天,一时兴起,给爸妈都发了几百块红包。想着让父母和自己都开心一下。
意想不到的是,我爸收了钱之后,开始变本加厉地抱怨自己的痛苦生活。


看到这,我原本欢快愉悦的心情立马消失,油然而生一种对自己能力不够的愧疚自责感。但平静片刻,稍作思考后,我作出了我的决定:回复以下内容+拉爸爸进黑名单一个月。

和成千上万的农村父母一样,我父母生孩子的原因也是——养儿防老。我出生于2000年,发现我是一位女孩时,他们有些失望。于是,四年后,他们又生下了我弟。但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他们发现,那个乖巧能干,成绩优异,活泼开朗的那个孩子是我。于是,慢慢地,他们把人生的希望全都寄托在了我的身上。

18岁时,我没有理会父母殷切的期盼——留在江西省读师范大学,将来当老师。任他们在我耳边一直唠叨,我还是执意只报了北上广的大学。尽管因为外省录取政策,只被录取在了一个广州的二本学院,还被调剂了专业。但那是后话了。我借着念大学的机会,以极低的成本(大学学费大约6000元每年,我还是学校的贫困生,每学期都有贫困补助),在广州这座大城市生活了好几年。充分利用了一个一线城市的各种机会——诸如图书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诸如“自由会客厅”,“我和自己结婚了”等线下社交活动,以及其包容性,国际性,认识了好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人……


但,时间拉回到我刚上大学时,我可谓是穷得响叮当,学费还是申请的国家助学贷款。彼时,我父母已经交代我了——让我好好赚钱,将来给弟弟付大学学费。
大一的课业并不繁重,我的空闲时间很多,最多的时候我同时打3份工。在工厂流水线上断断续续做过一年的女工,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在武功山山顶,海拔近2000米,忍受着风吹日晒,当杂工。也当过家教,教初高中数学。天知道数学一直是我最讨厌的科目。但,在我18,19岁那会儿,为了赚钱,别说教数学了,要是有公司愿意雇我的话,我还能去工地搬砖。
记得有次我发工资时,妈妈说,“你发工资了,发个红包孝敬一下妈妈吧。”我表现得不太情愿,她厉声指责道,“如果你现在兼职,赚到钱都不给家里,那我们怎么奢望你将来赚大钱会记得孝敬家里呢?”于是我乖乖给他们转了钱。
他们还经常对我说——“我们没用,赚不到钱,将来就靠你养活了,你是我们全家的希望。”每次听到这句话,我就觉得肩上背着一块大石头,我负担着我们全家。
但是,说句掏心窝的话,我现在并不十分责怪我的父母。吃过的苦都已经过去了,生活给我扔来一堆柠檬,我给它一个个地榨成了柠檬汁,用来做美食,调味。
(假如有得选,我肯定希望生来锦衣玉食,生活里有些苦,真的没必要吃。)

反而,我对他们充满同情。不只是对我的父母,我对中国农村土地上,千千万万个如此这般的家庭都很同情。这些思想观念是他们生长的动荡时代和贫穷社会给他们留下的烙印,毕竟他们对安度晚年生活没有任何安全感。在他们的观念里,生个孩子,是养老的唯一解决方案。他们也是真的认为,他们给与了我们生命,把我们带到了这个世界上,还含辛茹苦地把我们拉扯长大,就是对我们有养育之恩,要求我们回报理所应当。
但矛盾的点在于,我们成长的时代,社会,经济,政治都发生了巨变。他们的经验对我们并不适用,曾经的真理也随时代变迁,成为了谬论。
看到这你可能要疑惑了,“既然你对老一辈这么理解和同情,那为什么还要把你爸拉进黑名单呢?”
哈哈,别急,这就来解释。
2022年,我大学毕业了。找前任借了1万人民币,加上自己攒的钱,来到了新西兰打工度假。自此,每次和家人联系,基本都是他们找我诉苦,向我要钱以及对我生活方式的指责。


“我们辛苦把你拉扯大,为你花了这么多钱,现在我们家生活这么穷困潦倒,你还满世界旅行?是不是太没有良心了。你应该抓紧时间赶快赚钱,孝敬家里,让我们生活更轻松一些。”
言外之意:我们给了你生命,含辛茹苦把你抚养成人,我们现在在受苦,你怎么可以过得幸福快乐?
一开始,他们对我进行道德感绑架,愧疚感教育时,我只能不停地哭泣。因为我感觉生活很沉重,困难。但我又是真的十分享受到处旅行,看世界。以我现在的能力,我无法做到赚足够的钱,让自己到处旅行的同时还供养家里,让他们提前退休。于是,我十分痛苦和挣扎。
随着我断断续续看了一些关于原生家庭,父权制,女性主义的书籍和影片,走过了一些地方旅行,和来自世界各地的人聊天,我慢慢形成了自己的一些底层价值观念,也就是人生的原则。似乎,为我拨开了层层迷雾。

我的第一条原则就是——每个人都需要为自己的人生承担起全部的责任。
所以,按照这个原则,我需要对我的人生负全责。我想要让我的人生过得幸福快乐,那就不能把自己贫困的原生家庭当作借口,自暴自弃。如果有些关系,让我一直痛苦,那我就要保持距离,捍卫自己的幸福。
我的父母,也需要各自对他们的人生负责任。如果他们过得痛苦,那是他们的责任。我没有任何义务要为他们的痛苦人生买单。我不能把他们的人生抗在自己身上。精神断奶就是意识到,让父母幸福快乐并不是我们的义务。因为这是他们自己的责任!
如果我们因为是出于愧疚和自责,而帮助父母,让自己受到伤害,那么这种对父母的帮助其实是在消耗我们自己,绝对不可持续。久而久之,可能会在内心产生抱怨,自己也会越来越痛苦。如果我们真正想要帮助父母,那我们应该先让自己过得幸福快乐,再出于爱的原因,去帮助他们,这样的帮助才是可持续的。
但他们是永远都不会接受“自己需要对人生负全责”这个道理的。我不打算改变他们,也改变不了。我也愿意在能力范围之内帮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但我需要划清一些界限,来捍卫自己的幸福。拉黑一个月就是我给我父亲不断向我抱怨,让我转钱的反馈。我在用行动告诉他,我会偶尔给你钱,但这并不是我的义务,你不能一直来找我要。你不能指望我成为那个脚踏七彩祥云的英雄,来拯救你于生活的水深火热。
如果我的父母和家人看到了这篇文章,我想告诉你们:
你们的生活痛苦,这是你们自己造成的。我不能背负着你们的痛苦来开启我的人生。我要首先为我自己的人生创造条件和机遇,我要让我自己过得幸福快乐。我愿意在能力范围之内来帮助你们,但这并不是我的义务,不是我的优先。我自己才是我的优先考虑。
我这辈子不可能为了任何人,牺牲我自己。我就是喜欢满世界旅行,我需要闲暇,我热爱大自然,我有很多看上去无用的爱好,我喜欢花,喜欢蜡烛,喜欢音乐,喜欢电影,喜欢油画……这世界太多美好了。可能我一辈子都成不了你们眼中的成功的好女儿,但是,我在享受我的人生。



去你的“父母在,不远游”,早过时了,如今交通和网络通信如此发达。去你的“养儿防老”,这个投资风险巨大,不如买养老保险。我们不能一直被旧的观念束缚,畏手畏脚,而应该绽放出自己的灿烂。
我从18岁到现在23岁,这5年来因为原生家庭痛苦过无数次。如今终于稍微看开了一点,就想把我的故事分享出来,或许可以在池子里激起一些浪花。
对了,我现在在澳洲打工度假,每周工作24个小时,其他时间去大自然徒步,看书,写作,看电影,探索美食,旅行。存款还不多,绝对不是社会定义下的成功人士。但是,我享受当下,创作欲望满满,热爱生活!我是我自己的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