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一家面馆哭了两次
这是一家应该没什么了不起的陕西biangbiang面馆,原本开在王府井旁边的巷子里,是海狸带我去吃的。 我一个四川人也不好判断正不正宗,但她们家岐山臊子面确实击中了我自己的口味。面是手工拉的,下单后落座一会儿,便能听到师傅在厨房拉面,面团重重摔打在案板的邦邦声。这时候我们通常就开始扒蒜,慢悠悠三四粒小白蒜粒扒好,差不多面也就上来了。亮澄澄的熟油并不辣,上面细细密密漂着绿油油的的蒜苗碎。臊子很丰富:咸鲜的新鲜瘦肉丝,小片的土豆和胡萝卜,爽口又入味的小木耳,还有软韧的豆干条。倒上少许醋,再捏粒蒜瓣就可以开动了! 第一口每一次都会惊艳我。要先咬一口蒜再挑面入口,先是恰到好处的醋酸唤醒食欲,复合的调料香与咸鲜紧随其后;嚼两口,面条的韧劲便把蒜的辛辣与香味搅满口腔。我太喜欢这种丰富的味道了。 但一碗面嘛,吃到后面其实感受总会逐渐回归普通,就挺好吃的,浇头比较丰富,能开心吃饱的面罢了。那会儿还在前司上班,我和海狸可能一个月左右去吃一次;再后来辞职和yì情,去得更少了,老板啥时候没做了我们都不知道。 上周在王府井附近上完游泳课,肚子也饿了。想着这时候去美美吃一碗岐山臊子面就很完美!兴高采烈跟海狸手拉手走过去一看,我的陕西biangbiang面馆呢?!熟悉的灰扑扑的门头没了,换成了一家亮堂堂的连锁跷脚牛肉。沙漠看见绿洲,爬过去发现是海市蜃楼的心情也不过如此了,感觉被老天爷狠狠诈骗。 怏怏牵着海狸走出巷子,走着走着就哇地哭了出来。虽然我不是个碳水狂魔,但原来的岐山臊子面对我来说确实是吃过的面食里味道最特别,也很合口味的。不知道是不是每个人都会对某种食物有这样的情结,可能不是很经常要吃,但一旦真的再也吃不到了,绝对会非常失望难过后悔伤心! 海狸一边安慰我一边带我找到了另一家她以前吃过的西北餐馆,面上来一吃,果然味道很不一样,甚至不算好吃。一想到我大概永远失去我的岐山了,整个人都down了下来。 两周后的今天,跟海狸聊微信,她说饿了,打算搞点吃的。再隔会儿她又说,她搜西北面外卖,查询商家信息的时候从门头图认出了老板就是原来那家的女老板!(说实话一个侧面还戴着口罩抬着手挡着脸,我也疑惑这tm都能认出来?)打电话一问,还真是。立马冲,约在面馆见。找去店里时,海狸已经跟老板叙了旧,听了她讲原址房东开年后涨房租涨得怎么个丧心病狂。(原来我们起码半年没去吃过了) 新店小了许多,桌子离厨房更近了,拉面的邦邦声就像在心上擂鼓,可我听着只觉得安心和感动。岐山臊子面上来,不出意外还是那个味道,就着第一口蒜,熟悉的心念念的美味与失而复得的喜悦让我又热了眼眶。 怎么说呢,虽然就一碗面。但人生中离别与失去才是不可抗的常态,而这种失而复得,哪怕就一碗没什么了不起的面,都让我非常感动。感恩海狸的慧眼如炬,真的看不懂那个门头图怎么能认出是原本的老板娘。感恩老板娘老店新开,还离我家更近了。感恩这种重逢的际遇,生活里又少一件遗憾,命运果然总是待我不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