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洞察 | 预制菜新蓝海:洞察行业趋势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预制菜作为饮食解决方案,预制菜已经成为餐饮行业的新兴赛道。预制菜的优点包括方便快捷、卫生安全、节省时间、质量可靠,以及丰富的菜品选择和灵活的烹饪和食用方式,满足不同人群不同需求。
NCBD 数据显示,2015-2020 年我国预制菜行业规模呈增长趋势,销售额从 2015 年 650.3 亿元增至 2020 年 2527 亿元,5 年 CAGR 为 31%,为餐饮行业整体增速 6.2 倍。据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预计将继续保持20%以上的增速,并有望在2023年突破5100亿元。
不断增加的社会需求,政策的加持以及对B端和C端客户都友好的便捷高效属性,预制菜以其近年来备受资本市场的青睐。根据企查查数据,截至12月底,2022年我国预制菜相关品牌产品累计完成31起融资,合计披露融资金额超7亿元。这些数据无不说明,伴随着广阔的市场规模以及较大的渗透率上升空间,预制菜行业已经成为了资本市场的新宠儿。本文将从相关行业趋势,消费需求等方面切入,对预制菜行业的火热现象以及潜在风险进行解析。

01.预制菜行业趋势洞察
1.1 预制菜含义与发展前景
预制菜是以一种或多种农产品为主要原料,运用标准化流水作业,经预加工或预烹调制成,并进行预包装的成品或半成品菜肴。实际上,预制菜并非新事物,本质上是早已存在多年的罐装食品、熟食、冷冻速冻食品以及近年开始兴起的冷藏快手菜的统称。伴随着市场需求、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持续完善,专业生产预制菜的企业自 2000 年起相继成立。2014 年后,外卖行业快速发展对应的快速出餐需求推动料理包类预制菜产品放量,随后行业持续保持较快发展。
不过,行业业务目前主要还是集中在B端。对于预制菜的主要需求方正餐和快餐类企业而言,小吃快餐和火锅类连锁化率较高,中式特色菜系等类目连锁化率相对较低。随着连锁化率不断提升,餐饮企业对菜品的标准化制作需求也随之提升,进 而催生对各类半成品/成品预制菜的需求。虽然部分大型连锁餐饮企业(通常门店数大于 30 家)会自建中央厨房进行标准化生产,但由于餐饮企业 SKU 数较多,通常中央厨房主 要定位于其核心原料的核心加工,而将大部分非核心产品/通用产品向外进行采购或者定制。
对于 C 端而言仍处于消费者教育初期。目预制菜服务的C端人群主要包括:会做饭,注重健康,对食品安全要求高,有家庭和孩子的群体;平时工作忙,没时间做饭的上班族和图方便的年轻人;数量众多不爱做饭和不会做饭的“懒宅”人群;潜在用户包括单独生活的老人家庭群体。行业主要受益于疫情带来的消费者教育和产品普及,不仅吸引了众多跨行业上下游龙头企业及创业企业加入,同时售卖渠道也进一步拓展至商超、新零售平台以及天猫、京东、抖音等电商平台。未来行业有望迎来加速发展。
1.2预制菜企业在行业取得成功的竞争核心要素
预制菜本身具有不新鲜的天然缺点,因此企业需要通过预制菜的安全和质量来真正把握消费者的需求。这需要企业在全产业链布局和供应链管理方面具备强大的能力。只有在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都严格把控,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加工再到销售配送,才能够保证预制菜的品质和新鲜度。同时,企业需要具备高效的供应链管理能力,以便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生产,并及时将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
另外,预制菜具有强烈的区域性,这制约了企业的业务拓展范围。由于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和口味偏好不同,预制菜市场的需求也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企业需要根据当地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口味,推出产品矩阵,不断调整产品组合和生产工艺,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这同样需要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和销售网络,并加强与当地经销商和零售商的合作,以实现产品的快速配送和销售。
总的来说,预制菜并非是一个依靠营销内卷的赛道,恰恰相反,预制菜是一个表面上门槛极低,实际上产业链壁垒较高,纵跨粮农蔬菜、食品加工、仓储物流和终端销售渠道等诸多环节的重运营行业。创业者需要兼具消费品思维和制造业思维,抓住产品定义和供应链两端才能从数以万家的竞争者中突出重围。
通过预制菜餚,您可以获得所需的营养,而不必担心耗时的食物准备。还可以享受多种多样,有不同的菜餚,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由于文章边幅有限,点解原文链接,获取《预制蔬菜新蓝海》,了解预制菜餚如何让您的生活更轻鬆、更健康!
原文链接:
创新洞察 | 预制菜新蓝海:洞察行业趋势,领先企业策略与潜在风险
延展文章:
1. 创新洞察|预制菜迎来“黄金时代”, 如何能领跑下一个万亿市场
2. 创新洞察|值得品牌人研究的Z世代消费者特征的8大消费观
3. 创新洞察|清华专家忠告每个企业应避免5大数字化转型陷阱
更多精彩案例与方案可以访问Runwise创新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