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动态速递 | 北大国际传播研究院揭牌,清华发布AIGC报告…文末送5月清北论文
🌰举个例子
比如23年清华新传考研真题考过的共同富裕,这个不太常出现在新传考研试卷上的题目,其实在此前周庆安老师的讲座里有详细提到,于是出现在了试卷里。
因此,为了响应广大清华北大新传考研/保研er们对学界热点的需求,经过全新改版的胡师姐热点解析栏目来啦!
经过全新改版,接下来的热点解析将通过推过“推文+直播”的形式呈现给大家,除了每一期的热点事件分析推送外,我们还开设了免费“直播讲热点”的课程专栏,学姐在线为大家解答分析当月热点事件和学界热点,深度剖析事件背后的新传学理,抓寻考试风向,手把手教你在答题中使用热点事件,绝对是新传考研保研的必备佳品哦!
👩🏫注意:之后的热点分析每个月都会上线,建议大家提前收藏文章、关注公号、星标⭐避免之后错过哦!(文末有5月清华北大新传老师论文包合集,以及清华AIGC发展研究报告免费领取,别错过啦)

—01—
院校动态
●北京大学国际传播研究院揭牌仪式暨“面向未来的国际传播: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召开
2023年5月9日,北京大学国际传播研究院揭牌仪式,暨“面向未来的国际传播: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办。2022年12月,经学校批准,原“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更名为“北京大学国际传播研究院”。自2015年成立以来,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聚焦时代命题、服务国家决策,已完成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在内的各项课题和研究报告数百万字,内参稿件近 200篇,在网络舆论治理、媒体深度融合、国家外宣策略、数字平台经济、边疆传播与治理等领域持续发力,提供的决策参考和分析报告多次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批示和表扬。

(图源:北大国传)
●北大广告学院成立三十周年
●清华大学:新闻学院举办第二届研究生风险传播论坛
5月30日,第二届研究生风险传播论坛在法图B111教室举行,论坛聚焦风险传播,分为“大众传播中的风险构建与对话”、“健康风险传播中的信任、信息管理与自我披露行为”、“多语境下的风险感知及应对策略”三个子论坛。
—02—
讲座会议
●“数字时代西藏故事的国际化传播”论坛

图源:中国传媒大学
当下,西藏故事的国际传播不仅面临着一切跨文化传播的共性问题,还面临来自国际各方面的诸多挑战。以西藏为特殊地域出发讨论国际传播能够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启示。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史安斌分析了数字时代的国际传播新趋势和当前涉藏议题国际传播的难点和困局,在理论层面上指出应从国际传播转变为战略传播,并提出了将战略传播的理论建构转化为西藏故事的全球实践,从“全程、全息、全员、全效”四个视角统筹其语境适配和路径创新。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曾祥敏:打造数字西藏,推动全媒体传播;发出西藏声音,塑造新的涉藏问题国际传播格局;展示活力西藏,弘扬西藏文化;推进西藏人权全面发展,建设繁荣西藏。
中国电信集团刘晖平:强调了云网融合在媒体融合和传播中的重要性。云网融合使得网络虚拟空间能够实现数字在场,通过慢直播等方式形成参与性与同场感,丰富了西藏故事的传播链条。
中国日报新媒体中心新媒体编辑老衲(Nathan Keith Williams,英国):媒体制作人必须处于媒体世界中,但不能被媒体左右,应该在不失去热情的情况下继续报道新的故事。同时,讲述中国故事的媒体需要创新,需要突破创意界限,不受以前流行的标准的约束,而是要大胆想象什么会流行,并吸引世界各地的新观众。
●智能、现实与想象:第2届未来媒体研究论坛暨ICA第73届学术年会北京分会
2023年5月26日-27日,第2届未来媒体研究论坛暨国际传播协会(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ICA)第73届学术年会区域中心(Regional Hub)北京分会将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举办,会议主题为“智能、现实与想象”。
本次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未来传播研究所,北京大学社会化媒体研究中心与ICA联合举办。同时,来自海内外多所高校的作者,将以宣讲的形式,围绕“AI、赛博与人机传播”、“传播、社会与人文关怀”、“信息、真实与媒介伦理”及“平台、文化与治理相关研究”等四大主题进行论文分享与讨论。
有关ICA分会上,老师们提到的内容和重点,我们已经整理好了,感兴趣的可以戳文字了解👉彭兰、史安斌、吴靖、张洪忠等大佬在ICA分会上说了啥?|新传考研考点整理
●“AGI时代下互联网平台发展与治理”研讨会
5月20日,“AGI时代下互联网平台发展与治理”研讨会在北京召开。研讨会由中央民族大学主办,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承办,来自多所高校的知名学者、媒体机构和互联网平台的业界专家参加研讨会。研讨会共设两场圆桌论坛,聚焦“主流媒体自主可控平台打造”和“互联网平台创新与发展”两个主题。
观点速递:
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副主任刘晓鹏: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平台建设的十年间,团队一直致力于三方面的探索,一是保持危机感,认清当前的媒介生态,不是把新媒体做成一个增量,而要把新媒体做成一个未来;二是转换表达方式,尊重用户习惯,向个人化、人格化、生活化表达方式转变;三是打破媒体界限,不只是从媒体自身出发,而是更多从用户的使用场景维度开展传播工作。在AGI时代,如何打通各方资源,是自主可控平台发展的关键,单一、单向、垂直类产品可能借助AGI相关技术取得新的突破,以解决内容行业的痛点,在竞争中获得优势。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杭敏教授结合对数字中国建设战略的研究提出,数字中国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与发展中的重要战略,也是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这一宏观战略是AGI时代互联网治理与发展的战略指导与客观保障,也为互联网发展提出前沿方向与多元场景。
●“ChatGPT启示会:智能传播的大语言模型时代传播学研究新问题”
2023年5月14日,“ChatGPT启示会:智能传播的大语言模型时代传播学研究新问题”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大厦第五会议室举行。研讨会由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新媒体传播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计算传播学研究中心主办,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国际新闻界》作为协办单位。启示会分为上午场(青年学者场)和下午场。
在时长一天的启示会中,学者们围绕三个议题提出“ChatGPT对不同人群的自信和自我效能的影响”“大语言模型对虚拟现实人机交互的影响”“ChatGPT带来的人机依恋问题”等六十余个传播学视阈下的重要研究问题。三个议题的内容如下。
议题一:大语言模型下的信息生产与流通领域的问题;
议题二:大语言模型下的伦理法规领域的问题;
议题三:大语言模型下的文化领域的问题。


—03—
清北论文速递
北京大学:6篇
1.刘时雨,许玮,陈瑜,许静:再析娱乐类电视节目的正向传播
2.张慧瑜:《宇宙探索编辑部》:可见的“媒介”与媒介考古的逆向之旅
3.高腾飞,陶秋燕,孙世强:企业社会创新:概念特征、内涵要素与理论溯源
4.胡泳,马爱芳:人工智能治理:波兰尼双重运动理论视角
5.陈开和,周一方:数字环境与党的创新理论宣传
1.梁君健,李晨晖:形塑中国的乡村意象:农村题材纪录片叙事的主题与范式
2.苏婧,张镜,王浩旭:国际传播的文化转向:发掘文明交流互鉴中的传播研究
3.史安斌,俞雅芸:“技术后冲”时代全球互联网治理的趋势与路径:基于五大主题的文献分析
4.尤可可,沈阳,陶炜:价值链理论视域中的虚拟人价值体系研究
5.陈慧敏,朱泽宇,于北辰,金兼斌:公共卫生危机中政府信任、科学家信任与社会焦虑——基于新冠肺炎疫情网络舆论的观察
6.李涵沁,周庆安:基于国家经验与身份认同的对外传播叙事体系建构研究
7.司若,张维肖:戏说·反转·沉浸——从《满江红》探析“剧本杀+电影”创作路径
带你一手掌握新传考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