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和婚姻没有一毛钱关系
婚姻本质上是对弱者的保护。
在古代,这保护的主要是男性。因为在自给自足的社会中,男女之间在劳动贡献上并没有太大差距。然而,从生育这一角度考虑,女性可以确保自己的小孩一定是亲生的,而男性并没有这一能力。而通过婚姻,男性将女性与自己绑定,从而确保自己的传宗接代。因此在古代,经济上没有强弱的背景之下,男性是生育上的弱者,婚姻保护的是男性。
在古代,不管中外,只有男性精英能够接受教育,因此起源于古代的“爱情”这一说法,很有可能就是男性精英用来合理化婚姻的一个谎言。爱情如果真的存在的话,他就是一种彼此性情相投的友谊,以及性引力的结合。他跟法律婚姻作为一种经济关系,毫不相干。
爱情可以说是人类社会的最强模因之一。被爱情蛊惑的男男女女,生活在古人创来的谎言当中,把两个并不相关的事情等同,却发现无法融合,最终得出婚姻是爱情坟墓的悲欢结论。
这本质上就是因为婚姻作为一种经济合同,跟爱情作为一种友谊+性,背后的考量完全不一样。门当户对适合非常适合婚姻背后的考量,而爱情那只是一种主观情绪,它可以多种多样。
在现代社会,因为金钱这一媒介,以及分工这一社会现象,导致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差异极大。且因为自古以来的性别刻板印象和歧视,导致女性在现代经济社会当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法律婚姻作为一种保护弱者的经济合同,在现代社会很多情况下,保护的是女性。
婚姻作为一种经济合同,其效果就看双方的履约能力。而很多人把爱情作为婚姻的最重要前提,这就违背了婚姻作为经济合同的本质。
把婚姻赋予爱情终点、爱情结晶的意义会导致非常多的问题,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就是众所周知的面包问题,因为面包就是经济合同履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时人们才发现贫贱夫妻百日衰,才发现爱情在履约能力面前,对美好婚姻根本就不重要。
婚姻长久,重要的就是履约能力,除了物质以外,一些主观品质也非常重要,比如尽责,这也是履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些主观品质,给人以老实的感觉,不会让人们在爱情戏当中获得吸引力,因此常被忽视。最终爱情市场上抢手的都是渣男绿茶。
而爱情之前说了,就是友情+性吸引力,这两者都是很难长久持续的。试想你有多少个朋友,能够从你们开始认识就一直友谊保持到老呢?性就更不用说了,你随便想想就能知道,那个人不可能永远对你有性吸引力。
因此长远的爱情,是比长远的婚姻更加荒谬的一种幻想。长远的婚姻是可以追求的,是双方势均力敌、品质优秀的一种体现,也是双方长久共处后亲情之爱的体现。但是不可能有长久的爱情。可以有长久的爱,但是不可能有长久的爱情。
在一段优质的婚姻当中,尽管双方尽责守信、亲密有加。但也非常容易想象,在漫长的生命过程当中一定会出现一个第三者,让你感到友情和性吸引力,也就是所谓爱情。
这时你的作为主观品质的履约能力就非常重要了。怎么样才能调整与伴侣的关系,怎么样才能克服自己的欲望,就是你的品质体现。这种品质和智慧,往往是被人所忽视的。人们也往往在这时产生幻觉,觉得再次遇上了爱情,而事实上所谓爱情,这个虚无缥缈无法长远持续的主观情绪,你会不停地遇上。
上面这些分析和事实能得出什么结论呢,要怎么面对婚姻和爱情呢,就由读者自己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