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媒体根本不配当媒体,比如写“跪地抢救”的那种
我们经常能看到这种类型的正能量报道,就是有人突然发病了,在路边或者车站之类公共场所,然后就有路过的医护人员,或者懂抢救技术的其他非医护专业的人来抢救。这是好事,不管在什么时代,什么意识形态下,救人都是好事,都值得表扬和鼓励。
但是,有些垃圾媒体人写这样的报道的时候,非要用一个“跪地抢救”,
抢救就是抢救,在公共场所受条件限制,没有专业器材,为了紧急抢救,可能就是得用跪姿实施抢救,但这仅仅就是抢救过程的一系列动作中的一个动作,为什么要单把“跪”这个动作放到标题里呢?
或者说为什么些这个标题写这个新闻的媒体人会觉得加了“跪地”两字,表达效果会更好呢?
他们写这两个字的时候,选择把这两个字加进标题的时候,他们期待的读者是什么心态?
或者更直接的说,他们心里想的“跪”到底是什么意思?还是一个简单自然的抢救或工作的动作吗?
你不写“跪地”两字,抢救人就不伟大了吗?就不值得表扬和鼓励了吗?
你到底是在表扬抢救人,还是在表扬“跪地”?
我看凡是喜欢用这个词的,都不是什么好鸟。
我是一个菠萝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阅读永远是力不从心 (1人喜欢)
- 在目标与实践路径之间,隔着千万重教程
- 在极端的自私与大爱之间有一道现实的鸿沟
- 衰败总是全面呈现的 (1人喜欢)
- 书只要写出来,就会有人看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