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第一周随记
在“事少,钱多,离家近”最多只能满足其一的情况下选择了“事少”,面试的时候老板说基本上每天实际工作的时间其实只有两三个小时,剩下来的时间大可以做自己的事,虽然觉得肯定有夸张的成分在,但算上午休的时间也就在公司待八个小时确实是相对工作时间里比较少的了。 老板和我算是高中校友,不过感觉起码是隔了有三十多届了,因为他办公室里挂着的西装廓形感觉是八九十年代的风格,单排四扣这种款式也感觉是几十年前流行的。 试验了两天之后每天的闹钟定在五点半和五点四十,把第一首铃声换成了万有有力版的絶対運命黙示録,第二首换成了バーチャルスター発生学(新的生活需要新的闹钟铃声)。洗漱完后喝杯咖啡锻炼三刻钟,之后准备早饭和午饭,吃完早饭换衣服整理背包,七点三十五分左右揣两个硬币下楼搭公交。 公交大概每二十六分钟一班,我坐的那一班基本在七点五十二分到站,所以在站台上往往要等上十多分钟,但这十分多分钟是为了覆盖可能会出现的偶然偏差。我并不排斥等待,但如果因为偶然而打散了我的计算倒是会因此不快。等车的时间,连同在车上的时间,都是在拿多邻国刷日语,倒不算是为了什么特定的目的在学,仅仅维持一种学语言的状态。 公交差不多是从城东坐到城西,从第二站坐到倒数第二站,但不用换乘。我很厌恶公交换乘,把整段的时间切割了开来,也塞进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司机往往八点二十才会打开空调,而这个时候我已经流了半小时的汗了。 下车之后还要走一千八步左右,开始听歌听podcast,这阵子还是听歌比较多,听了半个月的少革决斗曲还没有厌倦。周三试了下似乎还有几百米的距离时就能打上卡了,不必等到公司门前再打卡。大概是大家都是新人且基本都是应届生的缘故所以似乎来得都挺早,基本都是八点五十几就到了。说起来底楼的玻璃门上有保安招聘,一个月也有六千,做不到单子的话,大家的工资还不如保安。 为了让自己多站起来走动换了容量更小的水杯,四百毫升的杯子加两个shot的浓缩相对来说也没有那么寡淡。原先觉得既然大家都是新人这样的环境应该对我这种社恐比较友好吧,现在一周过去了基本没和大家说过什么话,虽然有想开口的时刻(譬如很想纠正人一天吃八百大卡已经不是减肥了,这个量是没法满足正常生命活动需要的),但迟疑一下之后觉得时间点已经过了就算了。 午饭最早是带卷饼,但因为总卷得很失败所以改成了三明治,保鲜膜一包方便极了,不占地方不用清洗,可以光明正大地冷食。面包到中午会变得有点湿答答的,解决的方法应该有但总觉得口感的改变并不能补偿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花费的额外精力(如果真的对饮食口味有特别高的追求的话,我现在的刀工水平也不该停留在滚刀块了。我对给自己做饭这种事情的态度也很实用主义。) 虽然每天跟工作相关的事情还做不到三小时但还是会莫名其妙觉得累,是种情绪性的劳累吗?还是因为出汗太多缺乏电解质了,决定下周再继续排查。 四点五十的时候就开始收拾背包,到五点就极速打卡出门,虽然公交首站发车是五点二十根本没什么可急的但还是会第一时间冲出门。或许仅仅是好多人一起在一个空间里待七八个小时这种事本身就会让我觉得疲惫,回家的路上本来也是想学点东西但往往以听歌看视频告终,回到家之后想要再做半个小时的有氧这样的计划也没有哪一天完成的,所以结果就是看完了几原监督的几乎所有番以及凡玫和魔圆。 一天做两顿饭是洒洒水啦,但好像做到第三顿,连续做一段时间就难免会有厌倦感,目前的想法是等车的时间里喝一勺蛋白粉吃片面包,这样回到家之后就可以直接开始锻炼了,锻炼之后应该会比较有精神做其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