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陲
虽然室友是土族,但家中绝大多数人都是汉族,并且是一个完整的汉人家庭。
经常想一些先人们纵横捭阖的情形,在快速交通上,如火车,一边拿电子地图一边对照窗外的风景,这里路过了华山,那里是函谷关,这边的层层盘桓而上的坡应当是李二凤大破窦建德的地势。
大概在渭南夜幕降临,去西安已经是三年前,我能够一路跟我姐讲述每一个地点的王侯将相,传奇故事,但这次没有,很惭愧于没有如从前一般带的身边的人一起读书,我的各位室友如沐南冠,更甚有对文史鄙夷色者,于是选择噤声是最好选择。
但还是会说起一些奇妙的事情,譬如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独特的气候条件和民族历史,陇南地区山脉阻挡,东南季风难以到达,平均海拔3600的地方,绿草如茵,俨然一副大草原的气象,又是蒙古族的自治县所在,中原王朝历代册封郡王,像是黄金家族的遗物,却在百度百科中一笔带过,鲜有痕迹。法学专业自然不乏文科生,高分选手高中地理扎实功底,使我们返程的一路都在讨论。
西宁是个很有意思的地方,正如我这位当地室友家庭的复杂性,北山寺是一座北魏遗存,河西走廊边缘佛教文化繁盛的地方实现从佛到道的转变,不禁让我想起敦煌的王圆箓道长。山下就是臭名昭著西北三马之一马步芳的宅邸馨庐,附近就是回族区,还有西北据说最大的清真寺东关清真大寺以及关于这里邓爷爷时期的传说。阿卡(藏传佛教僧人)们蹬着aj走在去万达的路上。西宁呈十字状坐落于河谷中,旁边的土山活像张掖丹霞,却不似其多彩。
室友家的好客不像是汉族有的。整羊现杀,姥爷,舅舅,姨夫……全家都出席宴请远道而来的客人,都在忙活,羊肠,血肠,炖羊肉,羊肉串,桶装的真·青海老酸奶……想起从前说北齐高氏,神奇于称之为鲜卑化的汉人,果然文化交织的奇特现象是很难一时说清楚的,室友一家乃至整个青海汉人,或许可以用藏化或者蒙化的汉人来称谓,青海话西宁话也是绝对的汉族语言汉族语序,跟藏语根本不一样,但口气却是那种高原话的口气,又与同处西北的宁夏或是陕北区别开来,用室友自己的话讲,像是捷克语。
整个青海的汉菜馆不是川菜馆子就是江浙菜,这段时间被宴饮没有吃江浙菜(也可能是青海的江浙菜也是辣的)主要也是源于有钱人来这里投资,室友说青海人对江浙人印象很差,透支着青海各景区的潜力,成功将茶卡盐湖等景区移出这次计划。
西宁曾在民国时划入甘肃,也不难理解,汉家兵户世代镇守的西境边陲,与河西走廊上各个城市的汉文化并无差异,多则也有要承担各民族文化交汇的责任,呈现在眼前。我想,或许来西宁或者是其他西北城市,最应当攻略的,就是你需要有一个在这里的朋友,他的口音使得你不会被宰半点,他司空见惯的人文与风景,正是你很难一言蔽之的,充满奇妙体验的魅力。
(不想写了呜呜,没头没尾,逻辑不顺,暂时这样吧)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