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 船 桥
本来该写山西了,但……照片还没整理完。
就说说四月的时候,分别去了西山岛和南澳岛。
好多年前,我刚认识一位来自扬中的姑娘时,她非常愤愤地对我说,每次她告诉别人扬中不是扬州中学的简称,而是长江里的一个岛,对方都会假设岛上就只有她们一户人家。
“我们是个县啊岛上有几十万人!”
会有这样的误会,我猜原因有二:
第一,她在扬州读的大学。
第二,这样听她介绍的,多半是和当时的我俩差不多年纪的人,少年时去过的地方并不多,比如我当时,什么台湾海南崇明,通通没去过的,正经有名字的岛屿,就只有焦山。再往下算就要轮到我们县城公园的湖心亭了。(而且很尴尬的是,我确实知道扬中,但乡土地理里不包括隔壁市,所以在她说之前,我并不知道扬中是个岛……)那时候跟我说岛,我脑子里浮现的画面大约就是一小块高出海面的沙滩,可能还有棵椰子树,树下有个人坐着钓鱼这样。
其实人的视野有限得很,加上地形阻挡什么的,面积稍微大一点,看不见四面环水了,就很容易忘记一个地方是岛屿。
扬中也算是大岛了,比西山岛和南澳岛都更大。不过它是个沙洲,地势应当不高,不像西山岛和南澳岛中间都是山。(人家有火车站甚至都比我老家金坛早!)
过去,渡口码头是岛的标配。我后来又认识了一位来自舟山的姑娘,逢年过节大家开始抢票的时候,她会很笃定地去买一张回家的车船联票——似乎不紧张,可能也没什么其他人过去。
不止是岛,稍微大一些的江河,也得靠船。比如泰兴过长江的轮渡,就是到常州。想当年外公外婆从泰兴搬到金坛定居,老家的亲戚应该也是乐意的,毕竟交通算是方便,从轮渡过江很快能到。妈妈给我说过她小时候随着父母坐船过江的时候,外公也说过,有了我之后,外婆突然发现金坛居然没有放小孩的火桶,非得让他在某次回泰兴的时候把老家的一个背了过来,车船来回折腾,可把已经年过花甲的他累坏了。(然后只有我表弟这一个小孩享受过。)
但是现在有桥了。我正经坐船(就是不算公园划船那种啦:P)的经历非常有限,从珠海去深圳算一次,再就是在海南的时候去边上小岛玩耍。黄浦江的轮渡,也只在世博会的时候图新鲜坐过。汽车轮渡倒是也坐过一次,是出差的时候,错过了泰兴去无锡的班车,最晚的大巴就是汽车轮渡到常州——这个大巴班次,可以算是轮渡时代的遗迹了;西山岛上原先街镇热闹的地方,也是渡口附近。
去台湾和海南当然都是坐的飞机,崇明舟山西山南澳,每一座岛我都是坐着汽车从桥上上岛的,到底还是方便很多。在南京也呆了好几年,有时候一天过江好几趟,但长江的轮渡,一次也没坐过。
我把房子买在浦东的时候,外公还念叨过,你们现在有桥有隧道了,过江方便,不像以前还要轮渡。
我就在地图上指给他看:北面就是隧道,西面也是隧道,中间还有座大桥,过江的地铁也有两条。(现在是三条了。)就是到泰兴也很方便的,有大桥,不堵车的话,开车才三四个小时。(堵车的话,比如今年五一第二天小伙伴凌晨出发还开了六小时……)现在有高铁,应该更快了。
突然想到,外公也在上海生活过好几年,可惜我从来没问过,那时候他回一趟泰兴,要花多长时间。应该是很久很久的,因为妈妈比大姨小九岁,中间那些年,他都没有回去过。
这么说起来,是不是岛不重要,如今交通方便起来,都不觉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