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星空——三垣二十八宿
自古以来,居住在地球上的人类一次又一次的仰望星空,瞻仰浩瀚的宇宙。在这些抬头仰望星空的人群中,古代中国人极富浪漫情怀的在整个星空编织出一副社会群像,以三垣二十八宿的完整星官体系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观。

中国的星官体系历史十分悠久,在先秦时代,就有天文学家甘德、石申、巫咸的“三家星经”。到三国时,吴国太史令陈卓整合了“三家星经”,形成了283个星官、1464颗恒星的星表,史称“陈卓定纪”。此时,二十八宿星官体系也已经形成,全天东苍龙、南朱雀、西白虎、北玄武共四组。再到隋唐之际,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这三垣形成,三垣二十八宿体制完全建立。
那我们就来看看这三垣二十八宿是怎么一回事吧~
三垣二十八宿其实是古人对于我国所能观测到的天空区域进行的区块划分,在这些天区中,以一个到多个恒星为小组,组成代表性的星官。
三垣位于中高纬度的天区。
其中中元紫微垣是天帝天后以及其他皇室成员起居生活的宫殿,位于北部天空的正中。这里有星官“天皇大帝”、“后宫”、“太子”,有天帝的车辇-星官“五帝内座”、“华盖”,有“天厨”、“传舍”等为皇室服务的机构。我们最为熟悉的北斗七星也落在紫微垣中。
上元太微垣是天帝以及大臣们处理政务的地方,位于紫微垣的东北方。星官“三公”、“九卿”在这里辅佐天帝,“郎将”、“虎贲”保护天帝的安全,还有其他星官各司其职,维系着天上朝廷的正常运转。
下元天市垣是贸易场所,位于紫微垣东南方。这里有“斗”、“斛”、“帛度”等计量工具,有“宗人”、“宗正”等管理机构,有“车肆”、“屠肆”、“市楼”等各行商铺,一个活生生的商业中心就在眼前了。
除了这三垣,我们的天空由二十八个星宿组成,以方位划分为东西南北四组,叫做四象,每组有七宿。
东方苍龙为木:角、亢、氐、房、心、尾、箕
北方玄武为水:斗、牛、女、虚、危、室、壁
西方白虎为金:奎、娄、胃、昴、毕、觜、参,
南方朱雀为火:井、鬼、柳、星、张、翼、轸

“星宿”的涵义也是天区,是天空中的位置,和“星宫”的涵义类似。通过划分不同星宿,古人便于记录日月水金火木土七星的运动位置及运动规律。
这二十八星宿中的星官,与古人的实际生产生活紧密相连,有许多星官我们已经耳熟能详,甚至已经演变为我们传统民俗的一部分。
二月二龙抬头,苍龙七宿每年春天(农历二月左右)从东方夜空升起,秋天于西方夜空落下。当苍龙七宿中代表龙头的角宿在夜空中出现时,便是“龙抬头”的节日了。
牛郎织女,在北方玄武的牛宿之中,有3颗星组成的“织女”星官,织女三星立在银河岸边,期盼着与“牛郎”以及孩子们的相会。
西方白虎七宿描绘了一幅天上战场,有参战的星官“天大将军”,有将军的“座旗”,有供军人喝水的星官“军井”。此外,还有“天仓”、“天苑”、“天园”等种植和储藏粮食的地方,天上牧场就这样栩栩如生的呈现,仿佛可以看到牛羊在天上奔跑。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的这一句诗词曾经感动过无数中国人的心,不过实际上,天狼星并不在西北,而是在南方朱雀的井宿。整个南方七宿以星官“狼星”、“军门“、”青丘“等描画出一幅边疆景象。
是不是很浪漫?古人还是很有情怀的,把天文知识与自己的生产生活结合的这么诗情画意。我们现代人虽然生活的很忙碌,因为天气雾霾等原因,也难以再看到古时那样清澈的夜空,但还是希望大家偶尔闲暇的时候,可以抬头看看天,感受一下天地之大,宇宙之广阔~
备注:插图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