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故步自封,真的给守旧派带来心安了吗?《中国近代史》
读书评阅读书籍分享:取其精华(3)《中国近代史》蒋廷黻
在清朝道光年间,中国在受到西方国家的侵略同时,清朝内部也出现了问题,法制有名无实,官吏腐败,百姓生活十分艰难。清朝的的脆弱让人们逐渐意识到国人必须要摒弃陈腐的旧思想,去接纳新的文化思想和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不仅是百姓,连很多在朝官员都意识到中国必须要经历改革才能强大,但是如果去接受新的文化思想,就意味着以往的体系会被破坏。因为几乎每个官员都是经历过苦学八股文、参加科举考试才获得入士的机会,一旦接受改革,科举制度可能会被淘汰,除了这种文化根源的冲突,政府体制内的利益链也将被解体。

即使有很多官员深知中国的落后,也不愿意把这个问题提到台面上正经地去解决,撇去个人利益不说,除了捅破这个窗户纸需要勇气以外,作为传统中华名族的一员,否认老祖宗的文化和制度,这在心理上也是一种考验。

清朝中后期的历代皇帝,所接收到的信息也都是由大臣们传递的,大臣如果在信息上过滤了国外的优势,一个劲地放大自我的形象,对于统治者来说,他们并不能很准确地判断国际趋势,也不能及时明白自己国家存在那些问题。

面对清朝被西方国家一次次侵略,泱泱大国在新式武器和新技术面前,犹如以卵击石。而大臣们也只能一边私底下埋怨国家的武器、文化、技术的落后,一边又要附和统治者的瞎指挥,所以在那个不和平的年代,除了百姓们食不果腹寝不能安以外,那些拼命维护体制的大臣们也没有什么安稳踏实的理由。
本文作者:尚钰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