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辣
广州的外省人中,湖南人应该最多,所以平时接触的湖南人也多,湖南人对辣椒的痴迷,很难不 让人印象深刻。 刚到广州读大学,所有的外省同学都要经历“上火”、“热气”的洗礼,不能不认怂,不能不向老广看⻬。只有一个⻓沙妹子,每次去⻝堂都要带一瓶辣椒酱,不然吃不下饭。忽一日,我们看到她口⻆ 生疮,劝她别再吃辣椒酱了,她不以为意 :那怎么能行。 工作后有个同事是湘⻄妹子,有时候我们⻝堂吃厌了会叫外卖,大家基本都差不多煲仔饭手撕鸡、竹升面之类,只有她坚持叫螺蛳粉桂林米粉(还要备注特辣),为了不影响我们还特地到外面去吃, 问她不怕上火吗?她微微一笑:我们好像没有什么上火的概念。 一个认识多年的朋友是常德小伙,有一次特地带我去品尝他引以为傲的家乡美⻝⸺常德米粉, 据说广州很难找到这么正宗的常德米粉店,我兴冲冲地跟去,吃了两筷子后再也无法下咽,那是一种 辣到我怀疑人生的辣。他大惑不解:安徽人不是也吃辣吗? 湖南人对辣椒的痴迷固然可爱,更令人肃然起敬的是他们面对其他人对辣椒、对吃辣的质疑时, 那份气定神闲,那份胸有成竹,那份不容置喙,不辩驳、不自傲、不嘲笑,“对嘛,我们湖南人就是离 不开这个味撒”。 这不能不让我想到我的家乡安徽对辣椒的态度,十几年前刚来广州,临近暑假末尾我才回家,在开往合肥的列⻋上,几个考上合肥工业大学的广东仔要去报到,对安徽的饮⻝充满惶恐不安,与同⻋ 厢的合肥大叔攀谈了起来,合肥大叔的论断让我恍然大悟:别害怕,安徽菜里的辣椒就像葱姜蒜一样,是点缀,一定要有,但绝对不是主⻆。 辣椒,是湖南人的乡愁,是信仰,是图腾,是刻在基因里的 DNA。而对于安徽人,辣椒是举足轻重,也是无足轻重。这恰好就如同两省人的性格差异,前者霸蛮、火辣、直接,后者模糊不清,隐没在芸芸众生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