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民国词曲戏剧版本经眼录(十八)董每戡先生的《简史》三种
(十八)董每戡先生的《简史》三种 董每戡(1907—1980),原名国清,后改名华,每戡为笔名,中国著名戏剧家、戏曲史研究专家。1907年生于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潘桥乡。大学毕业后加入民国早期电影 、话剧事业,三十年代,加入左翼作家联盟、左翼剧联,从事进步的戏剧活动。四十年代以后长期在各大学任教,研究重点转向中国古典戏剧和戏剧史。在1949年,董每戡先生连续出版了三种《简史》,分别是《中国戏剧简史》《西洋戏剧简史》《西洋诗歌简史》。 1949年7月,商务印书馆初版,董每戡著《中国戏剧简史》。本书是继王国维著《宋元戏曲考》、日人青木正儿著《中国近代戏曲史》之后,对中国戏剧历史研究的又一部论著。书前有作者《前言》,坦承本书的创作得益于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甚多,但又结合了王国维之后的研究成果,详述了明清两代乃至民国的戏剧。因为董每戡先生早年投身话剧事业的经历,所以本书在撰写过程中也引入了很多西方戏剧的思想。正文共分九章,分别为《前言》《考原》《巫舞》《百戏》《杂剧》《剧曲》《花部》《话剧》《后语》等。本书在1950年9月再版过一次,封底版权页改放于扉页背面,其余无甚变化。 1949年7月,商务印书馆初版,董每戡著《西洋戏剧简史》。本书与《中国戏剧简史》出版于同时,装帧风格亦相似,是中国系统研究西方戏剧史的一部早期著作。本书书前并无序言,介绍其出版缘起的《自序》却印在《西洋诗歌简史》之前。董每戡先生在《西洋诗歌简史》的《自序》中说:“1932年的秋天,应老友陆侃如先生之招,暂时放下抗战戏剧工作,由贵阳到川北的三台县,在国立东北大学中国文学系教课,系中有必修课西洋文学史一课,好几年没有人开讲……阅八月,成《西洋文学史》卅余万言……前些日子,将戏剧部分抽出,自成独立的《西洋戏剧简史》……”全书共三篇,分别为《古代期戏剧》《过渡期戏剧》和《近代期戏剧》,其中近代期戏剧部分又分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九国进行分别论述。本书仅出一般,似未有再版,之后国内再次筹备出版西方戏剧史则要等到六十年代廖可兑先生的《西欧戏剧史》。 1949年9月,文光书店初版,董每戡著《西洋诗歌简史》。这是1949年董每戡先生“简史”三种的第三部。书前有董每戡先生1948年写于苏州太平天国忠王府之《自序》,序中谈及其因在国立东北大学任教的缘故,完成了三十余万字的《西洋文学史》,后将戏剧部分抽出印成《西洋戏剧简史》,又将其中的“诗歌部分加以整理”,由此出版为《西洋诗歌简史》一书。本书亦如《西洋戏剧简史》,分为《古代期诗歌》《过渡期诗歌》和《近代期诗歌》三个章节,近代期诗歌中亦选取了意大利等九国分别论述。本书于1950年另有二版一次,内容与初版无甚不同。


收皮囊的恶魔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从全福班名伶到平声社曲师——陈凤鸣生平杂记(未定稿) (9人喜欢)
- 周信芳访苏演出纪略(未定稿) (16人喜欢)
- 苏州曲友葛缉甫及其《可读庐曲谱》(2025.2.25增补一稿) (6人喜欢)
- 苏州吴平音乐团往昔琐记 (8人喜欢)
- 苏州艺声歌咏团往昔琐记 (4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