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译文
大卿单孟阳在担任御史台推直官的时候,有人带着伪证来诬陷江南转运使吕昌龄。当时的御史中丞张昪也认为确有其事。经过多次审讯以后,吕昌龄就是不认罪。皇帝就下诏,派遣单孟阳去审理这个案件。单孟阳的工作关系虽然在御史台,但是他并没有唯上是从,替吕昌龄平原昭雪。案件结束以后,单孟阳就要求外放,到濮州担任知州。故事出自他的传记。
02
原文
单孟阳大卿为御史台推直官时,有以赃诬江南转运使吕昌龄者,中丞张昪亦言之。累鞫不承,诏孟阳以制狱案治。孟阳虽御史属,不阿长,而卒直之。因请避,得知濮州。见本传。
03
补
单孟阳:即单煦,字孟阳,北宋官员,官至光禄寺卿。中丞张昪:北宋宰相。中丞即御史中丞,是御史台的二把手,常务副职。
04
感
这单煦的传记,也就三百来个字,但是他却做了不少实事。别的不说,在他的传记里,这个故事前面就记载了他甄别杀人凶手的故事。我原本以为这个故事应该被郑克收录进来,搜索以后发现郑克并没有把这个案子收录进折狱龟鉴。我把它复制过来,大家看看。【有二盗杀人,捕治不承,煦纵使之食,甲食之既,乙不下咽,执而讯之,果杀人者。】这个我就不翻译了,关键是我也不知道到底甲算是杀人犯还是乙算是杀人犯。按照常理推测的话,是不是吃不下饭的人才是真凶呢?因为,毕竟,杀了人不是杀鸡,对内心的出动还是很大的。但是如果反推的话,似乎既然能够杀人了,所以心理素质应该强于一般人,好像甲也有这种可能。这种模棱两可的内容真是让人抓狂啊。不过单煦是聪明人,人家得罪了领导接着就调岗了,让领导没有了给自己穿小鞋的机会。他在濮州还修了水坝,还给某县申请了蠲免税赋。单煦在历史上只能算是一个小人物,毕竟传记才三百来个字。但是他真的是一个好官,好人。这就是我辈楷模。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微信号 : zhinangzhin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