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不见
23年的关西旅行 I
坐上去日本的飞机,满心满眼都是激动。上一次去日本,是2019年的九月底,去了京都和濑户内海过生日,成为了口罩时代来临前最后一次国际旅行。国境线再次开放,欧美机票仍然很贵,果断买了去日本的机票,算是最后一次和第一次的隔空呼应。从买机票开始,不论是写行程、订酒店还是看旅游局的网站,都欢天喜地到了暗自发笑的程度,仿佛拿到一大堆新玩具的小朋友,快乐又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
太久没有出国旅行,整个流程都很生疏,一路上慌慌张张,但并不要紧。飞机降落在关西国际机场,笑容根本控制不住,仿佛喝了三杯茅台。明明入境特别慢,窗口的工作人员效率不高,还是开开心心地刷着手机,还跟小朋友一起看了个雪地兔猻的长长的视频。
终于轮到我们,入境大厅里也没剩下几个人了,出关之后渴得不行。前一天在家里找出了179円的硬币,拿着这笔巨款去便利店买了绿茶。一口气喝完,去买ICOCA卡。ICOCA通用关西地区,类似于东京的西瓜卡,地铁、公交车、便利店、很多餐馆和商店都可以用。一开始以为卡面上画了个小企鹅,后来认真一看,发现是一只丑萌的鸭嘴兽。之后完全爱上了刷IC卡,买咖啡和零食、刷火车和地铁,完全免除了拿现金的烦恼,碰一碰刷卡机就行,比用信用卡的速度也快很多。
我们拿着ICOCA,买了开往京都的Haruka专线,因为是外国人票,还打了几乎一半的折。定的酒店在在梅田站旁边,这样一个中心商圈,结果晚上十一点多餐馆都关门了。我和小朋友在空荡的大街上逛来逛去,看到很像重启人生里面的卡拉ok,看到了除了炸鸡居然也卖盖浇饭的Wendy’s。路过了一排居酒屋,基本都打烊了,有两个年轻人架着一个喝得烂醉的朋友在等车,喝醉的那位身体折了九十度,他这一晚的记忆大概会成为一个历史的谜题。
我们在街上游荡,开心又有些不知所措,逛了便利店,结果什么也没买就回了酒店,似乎很有自制力的样子。大阪的夜色和上海有什么不同呢?我不知道,但是此刻在这里仿佛就是最重要的事情。国内有很多美丽的城市和风景名胜,都很值得游览,但我仍然觉得国际旅行是自己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走下飞机的那一刻,整个世界都与日常不同。说不同的语言,使用不同的货币,车开在不同的方向,大家的想法和习惯都很不一样,日常被彻底打乱。而我非常迷恋这种新鲜感和错位感。
第二天的酒店早饭不错,我喝了好几杯浓浓的牛奶,看得不喜欢牛奶的小朋友疯狂皱眉。大陆系的炒蛋和培根比日式的青花鱼和蛋卷好吃,还有很多精致的小菜、点心和蛋糕, 吃得特别撑,午饭可以推到下午三点。在早饭时间疯狂摄入沙拉,以补充日本缺乏的蔬菜和水果。我和小朋友很幸运,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了热爱吃西兰花的彼此。不仅默默把沙拉台所有的水煮西兰花分完,在餐厅小姐姐补充了新的西兰花之后,还雀跃地跟彼此汇报。
酒店大堂和餐厅的层高都很高,体感非常舒适。窗户外面是一个美丽的空中花园,在高楼大厦的二十多层,枫叶、蕨类、各种热带植物挤挤挨挨地种植着。阳光穿过树叶,满眼都是深浅各异的青翠绿色,但背景是摩天大楼,感觉有种身在城市又拥有自然的奇妙感。
大阪没什么可玩的,天守阁天王寺这种著名景点之前都来过了,只是因为机票便宜,作为一个交通便利的中转站。之前看了好久周边的介绍,想说要不去和歌山转一圈,只是喜欢的景点都比较远,需要三四天的行程。后面要去琵琶湖,时间上并不宽裕,想来想去,放弃了去和歌山看看猫咪火车站站长和吃海鲜的行程,临时决定逛街一天。
梅田站的百货商场真的很多,衣服鞋子就不说了,之前对去逛任天堂的店这件事非常期待。结果虽然店很大,想买的东西却没有多少,我抱着一个嘘嘘鬼王的玩偶转了好大一圈,还是默默放了回去。相比之下宝可梦的周边店就可爱很多,虽然太久没看动画也没玩宝可梦的游戏,现在当红的奇形怪状小精灵一个都不认识。逛了橡子共和国,很喜欢他们新出的玉米伞,灵感来自龙猫里两姐妹送给妈妈的玉米,伞套上有极其真实的玉米须子,特别可爱。店门口有一个睡着的巨型龙猫,我让小朋友拍了一堆我摸龙猫肚子的照片。回家之后看了发现拍摄效果极其厉害,我仿佛在灵堂悼念死掉的龙猫,还是表情嬉皮笑脸的那种,看来生前有些过节。
之前一直嫌弃凯蒂猫,但是三丽鸥的店是真的很不错,虽然我牌子总是说不清,老要说成三得利。除了布丁狗和美乐蒂,发现了一个新角色,是厚嘴唇的绿色鱼怪,又可爱又丑,还有一个章鱼小伙伴。他迷惘的眼神和丰满的嘴唇,让我瞬间想到摸老师。店里有个鱼怪穿西装的挂件,拘谨又没有脖子,仿佛参加微博大V之夜的摸老师。结果他是很受欢迎的角色,后面路过人气评选的投票箱,摸老师的票甚至比布丁狗都高,堪称厚嘴唇之光。小某书上大家都叫他丑鱼,我认真学习了他的生平,这是个名叫汉顿的半人鱼,有一半的中国血统,热爱火锅和温泉,果真是很有品味。
中午小朋友想去吃大阪烧,搜到了一家米其林推荐的小店,说是位置非常少,常常需要排队。我们去的时候前面一桌等位都没有,小哥给了一个爱的号码牌,大概是怕堵在店门口影响交通,让我们去旁边的地铁桥下面等待。结果他们是 一批一批放人进去的,也就是要等上一波的客人全部吃完,才会一次性放餐厅可以容纳数量的人进去。我等得又热又渴又暴躁。如果是一个人,绝对不会等下去的。我们坐进店里的时候,已经过了一个多小时,接近下午三点了。
小店在铁路桥下面,除了吧台有六、七个位置,只能容纳两个四人桌。地铁一通过,传来轰隆隆的声音,墙上的海报恨不得一起摇摆。让我想起当年chatelet还没有改建完成,UGC有一个小小的影院在地铁正下方,我去看了部讲特殊行业女子生活的活色生香电影,背景音轰隆隆隆 ,仿佛滚滚红尘全被地铁碾过。
坐进店里,吹上了空调,就又快乐了起来。我喝着冰凉的啤酒,看师傅手势熟练地掏出各种原料盒子,分门别类地加在热乎乎的铁板上。一位师傅负责做大阪烧,另外一个仿佛复制粘贴了同样脸的师傅来招待客人,仔细一看比较年轻,大概是传承大阪烧的父子俩。坐在吧台位,视角特别好,可以看清一切。我们点了薯条和虾的大阪烧,还有一份大的加煎蛋的炒面。师傅先做大阪烧,有薯条的那一份特别好认,我们迅速找到了自己的午饭,用一个精彩的动作翻面之后,师傅丢掉了散落下来的薯条,那一刻可真的是痛心疾首。
当我们吃上了甜甜的大阪烧的时候,师傅开始做炒面。非常奇妙的是,他还烤了一块年糕,切碎了放进炒面里。我和小朋友一脸羡慕,不知道是谁这么会吃,点了年糕的topping。碳水加上碳水,又凶残又让人快乐。结果看戏看到最后,师傅把年糕炒面推到了我和小朋友的面前。要么是点单的时候记错了,要么是师傅看错了单子,但无论如何吃上了觊觎已久的大份年糕炒面。吃完心满意足,正在店门口拍照片,遇到店主出来,给我们深深地鞠了一个躬。
之后买了蛋糕,千层水果和栗子蒙布朗。想着去酒店大堂吃蛋糕,可以喝无限续杯的免费咖啡,还可以凝望挺远的美丽风景。结果大概是疫情的原因,大堂写着请勿在此吃东西。于是带了咖啡上楼,看着窗外吃蛋糕。窗外是灰蓝色的天和大片的云,城市里高楼并不多,对着我们的方向有一块巨大的广告牌,定睛一看红色的底色,上面有一只笑眯眯的金色拉布拉多。于是吃着蛋糕,看着狗,仿佛和哈噜一起在大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