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风文明引领乡村振兴
乡风是乡村社区内风气、礼节、习俗、观念和行为方式等的总和,它是一个地方独有的气质,展现的是当地的精神面貌。文明的乡风包括良好的社会风气、礼仪规范、生活习俗、思维观念和行为方式等,它是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脑袋“富”,口袋才能“鼓”,文明的乡风是一种软实力,能改善群众精神风貌、提高人的综合素养,推动基层自治;也是一种硬实力,可促进产业大发展、大融合,助推经济发展。
乡风文明是一种软实力,能帮助群众改变落后的思想观念,提高文化素养,提升精神文化层次,激发民众参与村务的热情,提高其主人翁意识,推动基层民主自治。乡风具有感染力、号召力,好的乡规民约、文明的家训家风、多彩的文娱活动有着春风化雨的力量,会滋润群众干涸的精神世界,不断提升其综合素养,让他们的精神文化层次更上一层楼。文明的乡风还会让农民意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份子,进而参与到村务中来,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此次,面对新冠肺炎,河南、山东等地的一些村民,自发拒绝走亲戚、出门聚餐,还规劝他人少出门,并主动当起了志愿者,协助村委开展防疫工作,体现了责任意识,推动了基层民主自治。
乡风文明还是一种生产力,能促进产业的发展和融合,吸引城市中的人才、资本等生产要素资源向乡村流动,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对于风景优美的乡村来说,文明的乡风能让游客纷至沓来、流连忘返。“美丽乡村”婺源就因淳朴的民风吸引来众多的游客,而近年来凤凰古城游客数量的锐减也与当地民风改变有关。事实早已证明:人流向哪,哪里的产业就充满活力。游客激活了当地旅游市场,推动农业、加工业、服务业不断发展。得益于此,乡贤们被吸引回来,城里的人也纷纷带着资本、技术与先进的管理经验前来,产业得到不断发展和融合,农村经济借此走上发展的快车道。
乡风文明如此重要,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分秒必争。我们要软硬兼顾、传承创新,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同时不忘完善公共文体娱乐设施,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开展移风易俗活动,积极践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挖掘农村传统道德教育资源,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建设是推动乡风文明建设的有力“引擎”。完善农村书屋、文体活动室、电影放映室等文体娱乐设施则为乡风文明建设提供了硬件保障。此外,在弘扬勤劳善良、诚信友善等优秀传统文化之余,我们也要深入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将封建迷信、三从四德等传统文化的糟粕及一些陈规陋习剔除出去,贯彻“八荣八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忘初心”等社会主义文化,让乡风文明与时俱进。
文明乡风关乎乡村精神风貌,是乡村产业兴旺的助推器,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有力保障。让我们携起手来,加强乡风文明建设,以乡风文明引领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