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情感教育
查看话题 >离异相亲局轶事
女友Y参加了一个本地离异相亲局。事后向我愤慨吐槽种种糟心。而我毫不意外。
“一群81、82年的,身高不过172,工作条件什么也很一般,竟然有脸要求女方身高160以上身材纤细容貌年轻……而且我是在他们发言之前先介绍自己的,我已经说了自己身高体重!!……” (Y属于小个子丰满型)
Y生于80末,是全场最年轻的,而且她内心的标准是男方身高178+,85后。但是看到在场男性没有一位符合标准的时候,Y暗自把这份要求吞了下去,给在场男士留足了面子。然而在她介绍完自己之后,她发现居然被在场一众低于她条件的男人给“pass”掉了。
内心OS be like: “老娘还没讲怎么嫌弃他们呢,他们居然,居然就这么当面,毫不遮掩的,说出那些油腻的条件,把我pass了???”
被自己没看上的人pass,肯定跟吃了苍蝇一样难受。“自信心有点受挫,” Y丧气道,“明明觉得自己条件还不错……”。
“NO, 这不是你的问题。如果大环境是条件优秀的女性都上赶着把自己下嫁,那就算是头猪也能被拱上天啊。”
不仅自我定位飘忽,涵养层次也是异常堪忧。一个个年过四十快知天命的男人,油腻肤浅至极不说,连当面聊天给他人留余地的基本礼貌和尊重,也毫不存在,这种层次的男性,你还指望他未来有什么惊喜表现?赶紧跑才是。
其实早前,我就经常跟Y表达“不要去相亲市场自取其辱”的建议,正如她此刻向我吐槽的这一切局面,都是意料之中。但Y的内心仍然渴望高质量的稳定关系、并且想要再次生育(她确实很喜欢孩子,甚至表达过想要自己DIY一个混血宝宝的想法),这些诉求显然在dating市场也无法满足。频繁约见一些短期关系后,Y并不能享受其中,还是走进了所谓的离异相亲局,并亲自被恶心了一把。
Y和我多年前相识,一次机缘巧合又联系上,得知她正在经历离婚。彼时我也刚走出泥潭不久,还在摸索人生的新阶段。后来我们保持着见面聊天的频率,彼此分享离婚女性的生活状态,互相倾诉、抱团取暖。两年时光,我们都在各自的生活里往前走了许多,但又有所不同。
如果说我曾经还抱有过所谓期待,那么市场已经让我受到足够的教育了。为了可以让自己活得快乐一些,我选择放弃那些在这里得不到的期待,努力做个纯粹的单身清醒女性,减少内耗是首要目标。
而Y想要的更多一些,或者说她更乐观,对于世俗的幸福,她还有向往。我管这叫纯粹,也是我敬佩的地方。经历过生育、离婚的女性,还有能量去期待一个新的孩子,去爱TA, 独立抚养TA,这本身就足够光彩照人了,这是纯粹到骨子里的,坚韧而美好的人性。
Y当然是个很美好的女性,但想要遇到让她不委曲求全、不向下兼容、不卑不亢得到充沛爱的关系,在这个环境里很难。她当然值得更好,但这个市场给不了她配得上的价值。
我曾鼓励她多约会,年龄往下找,多见不同的人,和能提供情绪价值的、好看的男生约会,当然不是为了寻求所谓的结果,只是能在过程里有所收获,就已经是不可多得的优质关系了。但我理解这种模式并不能让Y感到真正的充实和满足,因为这对于她来说,更多是一种没有选择的被迫和无奈。
卡在这个无法向上,又不允许自己往下掉的环境里,是我们大多数人无法逃离的困境。就像35岁的职场人一样,明明人生才刚开始,怎么就结束了呢?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一切会有转机。但它必须有。总有一天,相亲市场里会不再有那么多优秀女性把自己放在砧板上如鱼肉般兜售。总有一天,清醒的人会主动走出困局,拒绝配合荒谬的游戏规则。
当市场不再惯着那些不配的人,他们总能学会尊重二字。当没有女性愿意再看那些空洞的灵魂一眼,他们总能懂得内外兼修是一个男人进入两性市场的入学必修课。而不是“身为男性,就已经足够值得骄傲”的荒谬迷之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