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瑛、徐泰合绘《浴砚图》

蓝瑛、徐泰合绘《浴砚图》
蓝瑛、徐泰合绘《浴砚图》,作于清顺治十六年(1659),时年蓝瑛75岁,《浴砚图》,纸本设色,尺寸:纵143厘米,横45厘米,现藏于天津博物馆。画中一位着明制汉服仕女立于画中央,仕女衣着色调清雅,神态简淡安然,气质高古,线条流畅,笔法严谨,左手执砚右手拿鬃刷作浴砚状,身旁绘有画案、杌凳、盆、架、文房等小摆件,右为蓝瑛绘玲珑透漏的山石和蕉叶。芭蕉阔叶葳蕤,一枝红色花苞欲放,与黑色山石相应,石上点染几笔苍苔,层次分明,岩石旁稀稀疏疏的野花小草相点缀,更添画面灵动与空间感。整幅画中人物与环境的宾主、虚实、呼应等关系十分协调,人、景、物层次明朗,顾盼有致。画面采用“C”形构图法,左上留白,起到了开窗透气的作用,提升了意境美。清代画家笪重光在《画筌》中提出理论:“无画处皆成妙境。”美学家宗白华说:“中国画最重空白处,空白乃灵气往来生命流动之处。”可见留白的妙处。

蓝瑛、徐泰合绘《浴砚图》蓝瑛跋文
蓝瑛在画面左上留白处用隶书题写了“浴研图”三个字,下钤白文方印“吉人怀贞”、朱文方印“□月棂”、白文方印“宝研堂”。蓝瑛行书题写的跋文:“僧儒嗜研成癖,自儒而僧,不易其性。向得尼山、紫端,随之云水,近得绿端,宋马和之所遗者,索正于余,随索作三生石勒其上,颜曰:贞吉研。社中徐阶平为之画浴研图,余复为补蕉石,愿僧儒生生与斯研斯人团圆头作净业缘。”署款:“己亥新夏七十又五石头陀蓝瑛记。”下钤朱文方印“蓝瑛之印”、白文方印“田叔氏”。

局部蓝瑛、徐泰合绘《浴砚图》
徐泰在右下角楷书落款:“枳园徐泰写”,下钤朱文方印“徐泰之印”、白文方印“阶平甫”、白文方印“无可奈何”。从题跋可知此画为徐泰绘人物、桌几,蓝瑛补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