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时刻刻
The Hours by Stephen Daldry, 2002
这部电影在很多年里都被我毫无羞愧认为是属于我的电影。
原书作者麦克▪卡宁汉15岁时为了讨好聪明的女生,第一次读到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小说达洛维夫人,被伍尔夫深深吸引。达洛维夫人讲的是克莱丽莎▪达洛维生命中的一天。
成年后卡宁汉打算重写达洛维夫人,如果达洛维夫人身处不同时空,是否会有不一样的选择?可是这个故事卡宁汉写不下去,他明白已有伍尔夫的达洛维夫人,他不需要再创作一个达洛维夫人。于是他把伍尔夫本人也加入故事之中,还是无法继续。接下来他想到自己的母亲,一个被困在家庭主妇和庸常生活里的女人。她和伍尔夫一样,比她们被赋予和得到的要好得多,可是她们只能痛苦,伍尔夫时常觉得自己的写作一文不值,自杀过,卡宁汉的母亲为了做一个完美的蛋糕,把残次品随手扔掉。于是有了时时刻刻这本书,关于1920年代的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1950年代的主妇劳拉▪布朗,还有2000年代的克莱丽莎▪沃恩各自生命中的一天。
1923年伍尔夫和丈夫住在伦敦郊外,饱受精神疾病困扰。她正在写达洛维夫人,书中达洛维夫人筹备晚宴,说要自己出门去买花。


1999年住在纽约的沃恩正在为刚获得文学大奖的诗人前男友理查德举办晚宴庆祝,她出门去花店挑选花束。理查德身患艾滋病,命不久矣,对一切都失去了兴趣。理查德选择让上门来接自己的沃恩见到自己从窗子一跃而下。

卡宁汉的母亲在电影拍摄完成前患上癌症,卡宁汉请导演寄了已拍好的部分片段给母亲看,真实的劳拉▪布朗看到女演员朱利安▪摩尔对她的诠释,三周后去世。事实上,卡宁汉的母亲在他15岁,妹妹13岁那年,在他第一次读到达洛维夫人的那一年,做出和劳拉▪布朗的选择,抛下家人远去俄勒冈州住了一年,她在那里做图书管理员。卡宁汉很多年拒绝再和母亲说话,直到后来他理解了母亲。她被所谓的生活扼住脖颈,无法呼吸,逃去俄勒冈是她仅有的自救的方式。
时时刻刻并不是女权主义或女性主义的电影。伍尔夫和布朗在挣扎的,和农村妇女刘小样在挣扎的,是同样的事情。她们是不一样的人,无法融入,她们无法遵守既定的事实和规则,她们不能被假象蒙蔽。她们也许会被生活慢慢杀死,也许在被生活杀死之前已经被心中巨大的荒芜感杀死。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Xinklings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武士般的深津绘里 (5人喜欢)
- 血腥童话故事 (1人喜欢)
- 他硬插进来,而我为此道歉。 (45人喜欢)
- 双面人生的危险结局 (23人喜欢)
- 日本女性悲歌 (10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