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民国词曲戏剧版本经眼录(五)昆曲新导
(五)昆曲新导 《昆曲新导》于《中国昆剧大辞典》中有著录:“简谱,刘振修编。1928 年中华书局初版,1931 年第二版,1940 年第三版,上下两册计 504 页。本书共选昆曲 120支,一律由工尺谱译成西乐简谱,以供有志学习昆曲而不懂工尺谱者应用。凡正宫、仙吕宫、商调、越调等宫调名,也都翻成与西乐对应的 C调、D调等。卷首编有《通论》一篇,简要地介绍了昆曲的起源及其在文学和音乐上的价值,认为昆曲是民族之声,是元明清三朝音乐的精华,在近代国乐中,比较的有条理有系统,可以说是含有科学方法的一种音乐。从序文中得知,刘振修字子声,宿迁人,毕业于徐州市江苏省立第八师范学校。本书所选昆曲涉及的剧目,上册有《浣纱记》《牧羊记》《红拂记》《千金记》《玉簪记》《金雀记》《琵琶记》、《牡丹亭》《千钟禄》《铁冠图》《长生殿》《风筝误》。下册有《风云会》《单刀会》《货郎旦》《昊天塔》《不伏老》《渔樵记》《十面埋伏》《东窗事犯》《西游记》《孽海记》《连环记》《四声猿》《义侠记》《邯郸梦》《金锁记》《荆钗记》《西厢记》《紫钗记》《燕子笺》《绣糯记》《水浒记》《虎囊弹》《满床笏》《一捧雪》《渔家乐》《白罗衫》《莲花宝筏》《雷峰塔》《桃花扇》和《红楼梦》等。另有开场戏《上寿》《赐福》和《秋思》《拾金》两套散曲。” 目前所见初版《昆曲新导》,青色封面,署“昆曲新导,上(下)册,刘振修编,上海中华书局印行”。书前有江苏省立第八师范学校江恒源《序文》,宿迁刘振修《自序》,后接《导言》,说明“所译之曲,除少数手抄本外,多取材于遏云阁曲谱及集成曲谱。”正文起手为《通论》,之后是简谱翻译的昆曲乐谱。初版封底署“民国十七年三月发行”。再版《昆曲新导》,红褐色封面,题签一如初版。上册封底的广告页,加入了对《昆曲新导》的推荐:“本书共选南北清曲百二十支,一律由工尺谱译成西乐简谱,以供有志学习昆曲而不谙工尺谱者之用。凡中乐旧有之调名,亦均翻成西乐所用之 C调、D调等。卷首编有《通论》一篇,对于昆曲之起源及派别等等,详述无遗。”下册封底署“民国十七年三月发行,民国二十年二月再版”。三版《昆曲新导》,青灰色封面,封面的出版方改为“中华书局印行”,略去了“上海”二字。三版的开本较前两版略大,印刷用纸也似乎更好一些,封底的印刷者也有原先的中华书局改为美商永宁有限公司。三版封底署“民国十七年三月发行,民国廿九年四月三版”。三版之中,初二版较少,三版较为常见。




收皮囊的恶魔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民国上海怡社京昆剧词二种杂记 (1人喜欢)
- 从全福班名伶到平声社曲师——陈凤鸣生平杂记(未定稿) (9人喜欢)
- 周信芳访苏演出纪略(未定稿) (16人喜欢)
- 苏州曲友葛缉甫及其《可读庐曲谱》(2025.2.25增补一稿) (6人喜欢)
- 苏州吴平音乐团往昔琐记 (8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