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篇儿
可能是经期要到的缘故(说来好笑,月经紊乱到根本不晓得它应该哪天来),最近又开始思绪混乱,不断反思。
以前我总是跟朋友开玩笑,说在地铁车公庄站下车的人,男生都穿正装,女生也是好看的商务装。不管男女都背着双肩背或拿着电脑包,而且几乎都是新秀丽或tumi,一看就是干金融的。等到我真的工作了才发现,确实不得不花四千块钱买tumi双肩包。一是每天要背着笔记本通勤,必须选择有电脑保护层且肩带舒适的双肩包。二是防水性能佳,且功能可以满足短途出差的需求。商务装、香水、包包,都是为了工作服务的。
入职也有半年了,好累,是真的好累。前台部门以专业的态度服务投资者,力争为他们取得超越基准的投资回报,我们以专业的知识服务公司各部门。但实际上,前台是销售,我们是碎催。碎得不能再碎。
每天审核着五花八门的路演纪要、宣传稿件、各类合同,经手合同的金额比自己八百辈子能挣的钱都多,眼看着钱不再是钱,就是电脑里的一堆数字。在发展期的公司,后台部门往往比较弱势,处在利益链的下游,更容易被牵连。我的心态从一开始因为刚入行不熟练而战战兢兢,现在更多的是因为深知自己责任重大而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回复微信、邮件的时候字斟句酌,力求准确、周延。定期报告审核季更是对身心的极大摧残和考验,高强度工作到晚上九十点,明明脑子已经转不动了还要机械地进行合规审查。我常常想,金融行业就像原始社会,把适者生存这一法则展现得淋漓尽致,对从业者要求的不仅仅是高超的专业水平和学习能力,更要有一副好身板和一颗大心脏,才能应付得来如此高强度的工作。以前幻想着能去前台部门,做个研究员也好啊。真正入了行才发现,比我优秀的人多得是,他们尚且在struggle,我没资源没学历没经验,又在幻想些什么。这个行业的马太效应太严重,不仅是在公司层面,在个人层面也是如此,强者恒强,而且会越来越强,相当现实。
当然,压力对应着相对好看的薪资。明明换工作才没多久,我却已经几乎忘了在上家单位月入六千时是怎么活着了。现在想要什么都能有,时不时请朋友吃饭,看似平和快乐,但却难掩内心的焦虑。
焦虑来自于对自己要求的放松。我一直是折磨自己,不给自己后路的那种人,之前立的flag是一年考一个证,单纯是为了年度考察自己的学习能力,看看自己的脑袋是否好用,同时也能顺便学学知识。但是这几个月似乎对自己的要求放松了很多,我总是说着放过自己,可这是不是麻痹自己的借口?每晚好像只是在刷手机,偶尔看看财新报道,听听博客。文章写不出来,学习没有继续,专业知识也没有吃透。我不知道再这样下去会不会突然有一天被行业淘汰。我也不喜欢被这种隐隐焦虑感裹挟却还没做出行动的自己。
但我想,元气可以恢复,我也还是那个自驱力充足的dpw,只不过需要时间。心气儿也还在吧,不管前路如何艰险,总有我一席之地。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